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安证券-专用设备行业HJT商业化思考与跟踪系列(三):HJT渐行渐近,设备厂商入局开启倒计时-210916

上传日期:2021-09-16 16:31:20 / 研报作者:郭倩倩2021年机械最佳分析师第2名
范云浩2021年机械最佳分析师第2名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华安证券-专用设备行业HJT商业化思考与跟踪系列(三):HJT渐行渐近,设备厂商入局开启倒计时-210916.pdf
大小:93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安证券-专用设备行业HJT商业化思考与跟踪系列(三):HJT渐行渐近,设备厂商入局开启倒计时-210916

华安证券-专用设备行业HJT商业化思考与跟踪系列(三):HJT渐行渐近,设备厂商入局开启倒计时-210916
文本预览:

《华安证券-专用设备行业HJT商业化思考与跟踪系列(三):HJT渐行渐近,设备厂商入局开启倒计时-210916(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专用设备行业HJT商业化思考与跟踪系列(三):HJT渐行渐近,设备厂商入局开启倒计时-210916(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HJT降本路径清晰,有望加快进入扩产阶段,设备认证窗口期开启倒计时。

根据Solarzoom数据,目前HJT生产成本约为0.9元/W,相比于PERC仍高出约0.2元/W。

短期来看,经我们测算,国产化银浆的应用和“银包铜”技术推广有望在2022年助力HJT降本约0.165元/W,快速缩小与PERC之间的成本差距;长期来看,硅片薄型化、NP同价趋势和设备降本会共同促进HJT进入产能爆发期。

我们认为,未来HJT进入扩产阶段,设备、工艺都将趋于成熟,HJT设备的革新升级都将基于一定的技术储备和客户基础上进行,后入者面临更高的客户认证壁垒和技术壁垒,难以轻易切入设备供应链,领先厂商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

从制造端设备选型来看,迈为、钧石、理想是目前核心层沉积环节的首选。

全市场仅迈为、捷佳、钧石、理想万里晖具备整线整合能力,其中迈为相对更加成熟。

①从量产经验角度看:只有迈为和钧石整线经过量产验证,分别是华晟一期和福建钜能的早期项目;②从HJT全流程设备布局来看:只有迈为(清洗制绒参股启威星引进YAC技术)和捷佳完成整线布局,清洗制绒、丝网印刷环节设备相对成熟,分别是捷佳、迈为优势领域,而钧石、理想获得资本市场加持相对较少,在战略选择上集中有限资源,聚焦于镀膜环节;③从产业生态来看:迈为积极推动HJT全产业链生态建设,加强与各环节协同合作,设备适配度相对较高。

我们梳理了2021年初以来,新增HJT投资规划的设备采购以及新建HJT产线的设备选型情况,根据产能占比估算,迈为股份凭借整线整合经验以及核心设备成熟度优势,占据了核心镀膜环节超过55%的市场份额。

从技术特色角度看,具备更大产能、更低综合成本的PECVD是电池片厂商主流选择,各家PECVD设备均有独特的产品设计理念。

PECVD是HJT核心层沉积环节的主流选择,一方面,其生产节拍不断优化,大产能升级潜力可适应大规模量产;另一方面,具备相对综合成本优势,包含占地面积、嫁动率、设备利用率、清理维护等因素。

从设备结构来看,PECVD可简单分为单腔管式、多腔板式(含线列式和团簇式两种)。

综合考虑电路控制、硅片损伤、成膜速率、钝化效果、镀膜质量(均匀性、致密性)等因素,目前HJT板式PECVD的开发投入力度更强、下游应用更多,管式设备在成膜均匀性、防止硅片损伤等方面仍有待优化。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电池片核心设备企业迈为股份、捷佳纬创、金辰股份;激光、硅片、组件设备龙头企业帝尔激光、晶盛机电、奥特维。

风险提示硅料、其他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压制中游扩产、下游装机;新型高效电池技术商业化降本不及预期;异质结电池量产光电转化效率提升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