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上海证券-宏观专题:LPR定价机制变革和两率并轨-190820

上传日期:2019-08-21 08:37:40 / 研报作者:胡月晓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上海证券-宏观专题:LPR定价机制变革和两率并轨-190820.pdf
大小:130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上海证券-宏观专题:LPR定价机制变革和两率并轨-190820

上海证券-宏观专题:LPR定价机制变革和两率并轨-190820
文本预览:

《上海证券-宏观专题:LPR定价机制变革和两率并轨-190820(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宏观专题:LPR定价机制变革和两率并轨-190820(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
  准备金市场的利率体系中心地位
  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基础货币市场利率是金融市场利率体系整体的基础——各种层次的流动性(流通货币),都源自基础货币在各自流域因经营而派生。不同市场上资金融通利率的差异,无非源自两个方面:期限和风险,即期限价差和风险溢价。
  “两轨并一轨”的内容
  中国央行在各种场合表示,要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完善利率市场化。按照利率市场化下利率体系的运行模式,“两轨并一轨”的实质是取消“一轨”——存贷款基准利率,保留另一轨,即货币基准利率。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后,信贷市场定价模式大概率将走向成熟市场上“基准加成”模式,如“LIBORT3月+X”定价模式等,这个“基准”通常为货币市场上最能反映资金稀缺程度的指标。
  两率并轨实施的前提
  从市场经济的本义来看,市场化的前提是统一大市场的存在。因此中国利率市场化,就要求金融市场大一统;中国两率并轨,需要不同金融市场间的互联互通。不同市场间的分割性,是中国两率并轨的最重要阻碍。实践当中很多金融工具都强调经营的真实性,并将融资使用局限于经营性目的,例如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要求。为了促进企业谨慎经营和有利于风险管控,中国金融监管在习惯上并不鼓励单纯的财务性周转融资。
  两率并轨和利率市场化仍任重道远
  两率并轨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也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最终完成的标志。因此,两率并轨并不是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建成和发展。摆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前面的道路,就是中国两率并轨前需要完成的行进道路。只有统一的金融大市场才能有完善的利率传导机制,只有利率传导机制完善才会有完善的利率体系,只有利率体系完善才能实施两率并轨,从而实现最终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中国“两轨并一轨”的改革目标,仍任重而道远。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