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资信-8月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债市政策观察:经济数据不佳,“三新”“跨周期调节”背景下政策逻辑或已变化-210918

《远东资信-8月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债市政策观察:经济数据不佳,“三新”“跨周期调节”背景下政策逻辑或已变化-210918(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8月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债市政策观察:经济数据不佳,“三新”“跨周期调节”背景下政策逻辑或已变化-210918(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8月份,多个经济增长类指标显著走弱,考察其背后原因,既有政策面的主动调节,比如房地产、教培行业等行业的调控、整顿,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力度的加大,也有包括南京等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多地汛情等阶段性短期因素的冲击,也有新发展理念要求下中长期绿色环保政策的制约。 8月制造业PMI需求端显著走弱,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大跌至收缩区间。 8月制造业PMI的回落,主要由新订单指数回落驱动。 8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9.6%,低于正常年份同期平均水平,内地疫情汛情对需求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较高的生产性物价、供给端的约束、房地产行业调控加剧也压抑了下游的需求。 而运输、餐饮、文体等行业活动大降拖累了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 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原因加剧了小型企业的运营压力。 8月商品房、汽车、家电和通讯器材等销售数据普遍很弱。 更加趋严的地产调控政策降低了购房需求,7至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同比增幅分别为-8.5%和-15.6%。 受8月需求走软、供给侧“缺芯”因素影响,汽车销售继续走差。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95亿元,同比增长2.5%(较前值8.5%大幅放缓)。 展望未来,夏季雨季将过,汛情影响将消化,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望减弱,但近期住房销售大幅放缓、汽车“缺芯”将会对住房后端消费(家电等)、汽车销售的负面影响或将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 以美元值来看,今年8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5.6%(前值为19.3%),明显超过之前市场一致预期。 鉴于官方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四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所产生的滞后效应,展望未来几个月,中国对外出口增速或将继续有所放缓,但考虑到全球PMI仍处在扩张区间的较高水平,中国对外出口水平仍将具有一定韧性。 8月末,M2同比涨幅略不及预期,贷款偏弱导致居民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在8月表现偏弱,但预计年底前方向性反弹趋势不改。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3%,较前值回落0.4个百分点,未来增速有望稍有所回升至11%左右并保持相对平稳。 8月,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总体平稳;综合来看,当前利率债收益率或已见底,未来或将迎来调整。 8月CPI同比涨幅低于预期,预计9-10月消费性物价上涨压力不大,11月份CPI同比涨幅或将因基数原因有所抬升。 煤炭、钢铁等价格上涨使得8月PPI同比增幅创新高,预计9-10月份PPI同比有望继续在高位运行。 8月份百城住宅均价同比涨幅连续第三个月回落,A股沪深300指数振荡而中证500指数走高。 展望未来,房价同比涨幅将会继续逐步放缓,原材料股票表现后中证500指数上涨可能短期受限,而沪深300指数或将继续震荡。 在债市相关政策方面,8月,政策面继续高度关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债务风险防范以及信用评级业健康发展、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发高质量发展。 可预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尤其是其中的债务风险,将是中央和地方监管部门未来两三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短期来看,需要关注恒大集团相关债务风险的外溢。 从7月30日政治局定调经济工作会议来看,未来宏观政策将注重跨周期调节,会在平衡多元化目标基础上,更加关注中长期问题的解决。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我们认为,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与“跨周期调节”要求下,诸多政策逻辑或已发生变化,经济指标短期走弱后面并不会肯定紧跟着“逆周期”调节政策,这方面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