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汽车行业周报:对美国产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190825

《国海证券-汽车行业周报:对美国产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190825(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汽车行业周报:对美国产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190825(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本周观点更新:8月2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12月15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25%、5%关税。先梳理下原产于美国汽车及零部件的关税加征政策变化:1)首次变动,暂停加征:201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从2019年1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暂停加征关税3个月。2)第二次变动,继续暂停加征:2019年3月3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从2019年4月1日起,继续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暂停加征关税,暂停加征关税措施截止时间另行通知。3)第三次变动,恢复加征: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25%、5%关税。
本次恢复加征原产于美国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是发生在美方持续向中方施压、贸易摩擦短期内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汽车作为美方出口中国的重要产品之一,加征关税这一反制手段也是反复被提及。
我们对于这一次的恢复加征关税有以下观点:
第一,加征关税于12月15日落地,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车型短期内或出现提前购买现象。美系进口车型部分排量较大,加之一些德系高端豪华车工厂在美国,因此整车加征25%以后再叠加大排量的消费税,综合税率提升较大,售价将明显上涨。因此关税落地前,美国进口豪华车需求或被提前,进口商也可能提前报关。
第二,特斯拉产业链短期内或略有压力,但长期影响不必过分放大。目前中国市场在售的特斯拉车型均产自于美国,参照之前的关税政策变动,Model S/X/3待加征关税执行起均将明显提升售价,总而导致需求大幅下滑。不过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进度迅速,厂房基本建设完成,设备陆续安装中,预计今年年底就将开工量产Model 3,因此长期支撑特斯拉销量的Model 3有望快速实现国产化,可规避关税风险。具体影响力度还要看关税政策的后续变化以及上海工厂Model 3初期产能的爬坡进度。总体而言,长期内特斯拉产业链的影响不必过分放大。
根据乘联会数据,8月第2周日均零售销量3.8万辆,同比下降12%,8月前两周累计日均零售销量3.1万辆,同比下降23%;8月第2周日均批发销量4.0万辆,同比下降8%,8月前两周累计日均批发销量3.2万辆,同比下降22%。中报陆续公布后,短期内乘用车和零部件业绩筑底,建议关注低估值下盈利修复(盈利反转)预期较大的标的。
行业边际改善阶段,我们持续推荐低估值高弹性的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低PB);零部件板块关注特斯拉产业链相关标:旭升股份、拓普集团;以及零部件细分领域龙头星宇股份、银轮股份。更长周期维度看,汽车行业成长属性减弱周期属性增强,十年前高速增长的汽车销量将转化为未来十年的替换需求,2019年是上升周期的起点,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本周重点推荐个股及逻辑:重点推荐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拓普集团,银轮股份。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行情:本周,二级市场各板块普遍上涨,上证综指上涨2.61%,沪深300上涨2.97%。汽车行业上涨2.11%,跑输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其中,汽车销售与服务子行业指数上涨4.74%,汽车零部件子行业指数上涨3.17%,商用载货车子行业指数上涨1.50%,商用载客车子行业指数上涨1.35%,乘用车子行业指数下跌0.75%。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行业技术进步不达预期,政策落地不达预期,公司相关项目推进不达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