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11月份进出口数据点评:疫情持续延长我国出口景气-211208

《中诚信国际-11月份进出口数据点评:疫情持续延长我国出口景气-21120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11月份进出口数据点评:疫情持续延长我国出口景气-21120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出口仍维持在较高景气,进口显著增长。 11月份进出口额为5793亿美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出口3255亿美元,高基数下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为22%,但依然保持在20%以上的同比增速,且环比增速为8.43%,较上月提高10.25个百分点,出口整体仍然保持高景气态势;进口2538亿美元,同比增长31.7%,进口额同进口增速均显著上升。 实现贸易顺差717.1亿美元,较上月回落128.3亿美元。 疫情全球范围内影响持续叠加价格传导推动出口保持较高景气,欧美节日需求弱化相关产品出口走弱。 出口维持较高景气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疫情的影响导致我国出口替代效应持续,11月份全球新冠确诊新增1557万例,较10月份多增270万例,疫情相关产品出口保持增长趋势,含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和医疗仪器器械同比增长分别为10%和16.67%。 另一方面是价格传导至终端,根据海关总署11月15日公布的出口价格指数显示,10月份出口价格同比增长8.1%。 不过欧美节日需求的走弱带动部分相关产品出口增长放缓: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增长均有所放缓,箱包、服装、玩具以及家具同比增长分别为28.95%、22.82%、18.83%和1.89%,分别较上月回落15.85、1.87、6.19和12.47个百分点。 分区域来看,欧美节日需求弱化背景下,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均有所放缓,同比增速分别为5.27%和33.46%,分别较上月回落17.41和10.85个百分点,对日出口在基数走高下增速回落,为12.58%,经香港转口贸易小幅波动,同比增长19.45%;对东盟出口继续保持向好态势,同比增长22.3%。 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叠加供应链紧张态势缓解推动进口高增。 11月份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OPEC一揽子原油价格11月均值较上月回落1.74美元至80.37美元/桶,MyIpic进口铁矿综合指数11月均值下跌至90.65,16个月以来首次跌破100,较6月份高点已经腰斩。 此外,航运指数也有所回落,11月份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均值较10月份大幅下降42.31%至2780.45。 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背景下,出于对保持供应链稳定以及摊薄成本的考虑,对部分大宗商品的需求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铁矿石进口数量同比增长6.93%,结束了持续五个月的负增长趋势,进口额同比增长1.93%,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由于原油价格回落幅度相对较小,原油进口量同比下降7.87%,不过降幅显著收窄,进口额同比增长80.05%。 此外近期东南亚疫情的好转缓解了当前全球供应链紧张的态势,从而带动高新技术和机电行业进口的走高,如作为汽车芯片重要供应国的马来西亚,其国内新增确诊已经回落至德尔塔+出现前的水平,对马来西亚进口同比大幅增长43.25%,较上月提高17.29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和机电行业进口同比增长19.96%和15.81%,分别较上月提高6.43和9.79个百分点。 分国家来看,对美国进口同比增速较上月大幅提高17.49个百分点至22.05%,主要是由于大豆进口增长加快的推动;供应链短期缓解下对日、韩和东盟进口均显著改善,分别为14.35%、28.57%和35.71%;尽管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但在低基数因素下,对巴西和澳大利亚进口仍保持较高水平,分别为28.15%和37.33%。 疫情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扰动仍将持续,短期内出口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11月份,全球范围内新冠确诊虽有所走高但部分地区有所缓解,不过新冠变种奥密克戎的出现或将再度带动新冠确诊的走高: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召开紧急会议后决定将24日南非上报的新冠病毒新变异株奥密克戎列为最高等级的“值得关注”,此后多国采取了限制入境和封国的防控措施,全球需求和供给恢复的不确定性加大。 12月1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针对最新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OECD认为,这可能会对经济复苏造成威胁,大幅提高了不确定性风险,同时OECD下调了202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 我国出口的走势同疫情的演变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短期来看,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出口短期或将维持高位增长态势,中长期仍需观察疫情对全球产能和供应链的影响。 在供应链紧张态势有所缓解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背景下,国内或将加大对相关产品的库存,因此短期内进口同样或将保持高位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