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人工关节国采结果公布,国产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210922

《平安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人工关节国采结果公布,国产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21092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人工关节国采结果公布,国产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210922(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平安观点:行业观点:人工关节国采结果公布,国产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 9月14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完成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招标工作,并发布拟中选结果公示。 预期此次采购的结果将于2022年3月左右正式启用。 此次国采中标产品的终端平均价格由3万元降至1万元以内,降幅超80%。 与其他带量采购类似,此次采购几乎完全移除了经销商的收益空间。 但人工关节带量采购的中标价大多在此前出厂价格附近(扣除服务费、工具费后大多低于原出厂价),整体上看仍给制造商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收益空间,具体情况则因厂家及产品不同有所差异。 相比冠脉支架带量采购的降价幅度,此次采购略显温和。 捷迈、强生、史赛克、贝朗等主要进口厂商均以积极姿态参与了此次带量采购,在部分产品上甚至报价低于国产产品。 可以看出外企并没有打算轻易放弃人工关节的存量市场。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此次带量采购仍有助于国产替代的加速。 外企由于供应链等因素限制,产品成本显著高于国内企业,而国产厂家则可以依靠成本优势在降价后维持较高水平的附加服务,从而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根据联合采购办公室的拟中选结果公示,可以看到不仅爱康、春立、威高等老牌国产关节制造商顺利入围,迈瑞、微创、大博等人工关节领域的新进入者也在不同产品组中成功中选,有望据此实现初步放量、树立品牌形象。 投资策略:2018-2021年以来,行业政策方向已经明晰,我们预计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仍处于行业政策密集推广的阶段,建议回避受政策压制领域,坚守政策免疫且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高景气细分龙头。 主线一:由创新驱动的临床需求。 随着技术实力的提升以及审批环境的改善,中国无论从药品还是器械行业,均迎来自主创新的收获期,同时激活了CRO、CMO等相关外包产业链,重点推荐:恒瑞医药、凯莱英、药石科技、东诚药业、智飞生物、康宁杰瑞、九典制药、心脉医疗;主线二:迭代升级的美好生活需求。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我国居民对医疗卫生领域的需求逐步提升,消费型医疗在我国的需求不断提升。 同时,消费型医疗均为自费产品,有自主定价权,免疫控费政策。 重点推荐:通策医疗、爱尔眼科、锦欣生殖。 行业要闻荟萃:1)恒瑞医药吡咯替尼获批新适应症,为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术前治疗HER2+乳腺癌;2)海思科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获批上市;3)君实生物埃特司韦单抗及巴尼韦单抗双抗体疗法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用于暴露后预防COVID-19;4)康泰生物13价肺炎疫苗获批上市。 行情回顾:上周A股医药板块上涨2.6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3.14%,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排名第2位。 上周H股医药板块下跌0.48%,同期恒生综指下跌4.93%,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排名第2位。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