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期货-苯乙烯期货上市系列报告一: 苯乙烯产业格局分析-190905

《东证期货-苯乙烯期货上市系列报告一: 苯乙烯产业格局分析-190905(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证期货-苯乙烯期货上市系列报告一: 苯乙烯产业格局分析-190905(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苯乙烯的基本特性
苯乙烯(Styrene,C8H8)在工业上是重要的液体化工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有毒、有特殊气味,易自聚和聚合,可燃、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为防止苯乙烯自聚,储存和运输中通常加入TBC阻聚剂。
★苯乙烯产业链:上承油煤、下接橡塑
苯乙烯直接上游为乙烯和纯苯,向上游追溯可至油煤,跨越“烯烃”和“芳烃”产业链。下游需求相对分散,终端产品主要是塑料制品和合成橡胶产品。
★供应端:目前仍需进口补充,未来三年将迎新一轮扩能
截止2018年,我国共有44家苯乙烯生产厂家、52条生产线,总产能921.7万吨。2018年国内苯乙烯产量在810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约为88%;进口量为291万吨,对外依存度在27%左右,即目前我国仍存在供应缺口需要进口补充。未来中国民营炼化崛起,配套的苯乙烯产能也将进入投产期。
★需求端:下游以EPS、PS及ABS为主,终端为家电和建筑材料
我国苯乙烯下游消费基本与橡塑相关。其中,可发性聚苯乙烯(EPS)、聚苯乙烯(PS)以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是贡献前三的下游,合计占比达70%。除此之外,苯乙烯还有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丁苯橡胶(SBR)、苯乙烯类共聚物(SBC)等下游。苯乙烯终端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建材以及日用品等领域。
★产业格局展望:未来三年苯乙烯景气周期向下
中国民营炼化的崛起带动了大量配套苯乙烯项目的投建。目前有序开展、并且计划2020至2022年投产的苯乙烯产能接近700万吨,相当于平均每年扩能速度约为20%,按照中国近三年平均5.7%的表需增速来看,需求增速恐将难以匹配扩能速度。这意味着,一旦苯乙烯行业开启产能集中释放期,那么近年来维持的高景气周期将逐步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