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医药生物行业事项点评:带量采购试点扩面到全国,竞争格局决定降价幅度-190925

《信达证券-医药生物行业事项点评:带量采购试点扩面到全国,竞争格局决定降价幅度-19092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医药生物行业事项点评:带量采购试点扩面到全国,竞争格局决定降价幅度-19092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为扩大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下称“4+7”试点)改革效应,在国家医保局等部门指导下,2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扩围(4个直辖市已参加“4+7”试点,福建省和河北省此前已自行跟进试点),试点扩大范围到全国。2019年9月24日,参加扩围的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上海开展联合招采,产生了拟中选结果。
点评:
带量采购试点扩大范围到全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国办发?2019?2号)有关要求及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城市(以下简称4+7城市)及已跟进落实省份执行集中采购结果的基础上,国家组织相关地区形成联盟,依法合规开展跨区域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参与此次集采的联盟地区:除“4+7”城市外,新增25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购品种仍是“4+7”带量采购的25个品种,部分品种增加部分规格。全国除了港澳台外,考虑到前期已经主动跟进“4+7”集采的福建和河北,其余地区已全部纳入本次集采扩面范围。
为了保证稳定供应,本次集采扩面采用报价最低的3家企业中标规则。此次中标规则与上一轮“4+7”带量采购规则有所不同,本次拟中选品种中标规则如下:
1)报价不得高于“4+7”中标价及原省级集采最低价,采用报价最低的3家获得拟中标规则:本次报价不得高于“4+7”中标价按现行药品差比价规则折算后的价格和本企业同品种2019年联盟地区7月31日前省级集采最低价,报价最低的3家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申报企业不足3家的,以实际为准);获得拟中选资格的企业及申报品种,统一进入供应地区确认程序。如果企业申报价格出现相同时,该品种按以下规则及顺序确定拟中选企业及供应地区确认的优先顺序:(1)“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的企业优先;(2)2018年在联盟地区供应省(区)数多的企业优先;(3)2018年在联盟地区销售量大的企业优先,多个规格的品种,销售量合并计算;(4)原料药自产的企业优先(限指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为同一法人);(5)通过或视同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时间在前的企业优先(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日期为准)。
2)供应地采用按申报价格由低到高依次交替确认规则:拟中选企业按申报价格由低到高依次交替确认供应地区,每个拟中选企业每次选择一个省(区),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省(区)选择确认完毕;拟中选企业轮到选择时必须做出确认,不得弃权,否则视同放弃拟中选资格,由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根据拟中选品种确定准则依次递补并重新确认供应地区;若无符合条件的递补企业,由其他拟中选企业按顺序重新依次确认供应地区。
3)采购周期:中选企业不超过2家的品种采购周期1年;中选企业3家的品种采购周期为2年。
4)采购量:受益于集采地区扩大,此次集采采购量较“4+7”带量采购有大幅度提升。
拟中选价: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24日发布公告称,本次联盟采购共有77家企业,产生拟中选企业45家,拟中选产品60个。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与“4+7”中标价相比,价格厮杀较为惨烈,部分品种拟中选价出现“腰斩”,拟中选结果公示后才正式发布。
1)竞争企业数量超过3家品种价格厮杀惨烈: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氨氯地平、恩替卡韦、头孢呋辛酯、福韦二吡呋酯、蒙脱石散、利培酮片、奥氮平片等品种竞争企业数量超过3家,本次扩面价格厮杀惨烈。
2)竞争企业数量不超过3家的品种竞争价格较为缓和:厄贝沙坦、帕罗西汀、吉非替尼、伊马替尼、左乙拉西坦报价等品种竞争企业数量不超过3家,价格竞争较为缓和;申报企业为独家、2家品种价格预计与“4+7”价格持平。
投资评级:虽然带量采购会导致药品价格下降,但是以价换量、将集采推广到全国,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医药行业仍存在结构化投资机会,我们仍维持行业“看好”评级。短期建议关注本次集采扩面直接受益企业,尤其是原料制剂一体化的仿制药企业,重点关注乐普医疗、华海药业、科伦药业、海正药业等;同时重点推荐集采扩面到全国间接受益的药用辅料龙头企业,山河药辅(300452)。
风险因素:医药政策风险,采购量不达预期,产品供给不足,药品大幅度下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