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政策点评:“4+7”带量采购政策出清,关注中标企业市占率提升的长期发展逻辑-190927

《东吴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政策点评:“4+7”带量采购政策出清,关注中标企业市占率提升的长期发展逻辑-190927(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政策点评:“4+7”带量采购政策出清,关注中标企业市占率提升的长期发展逻辑-190927(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4+7”带量采购全国落地,政策出清完毕:9月24号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全国扩围产生拟中选结果,25个“4+7”试点药品扩围采购全部成功,产生拟中选企业45家,拟中选产品60个。本次带量采购全国推广,在相应品种采购价格上有了进一步的降价,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与2018年“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15个品种大于等于3家中标,25个品种平均降幅25%,独家中标品种价格未降:从中标情况来看,独家中标的扬子江药业的右美托咪定和依那普利、华海药业氯沙坦和赖诺普利均维持了去年“4+7”带量采购的价格,而通过药品一致性评价超过3家企业的品种,例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氨氯地平、恩替卡韦等品种降价幅度较大,而且这几个品种在2018年“4+7”中标的企业,在此轮招标中并未中标。总体来看,竞争格局决定药品价格的市场定价思路得到了贯彻,有利于仿制药市场进入平稳的竞争格局。
在中标企业中,华海药业9个品种中标,其次是齐鲁制药7个品种,海正药业和天晴药业分别为4个品种,位列中标企业前列。原研药方面,继首轮“4+7”带量采购中阿斯利康吉非替尼大幅降价中标后,礼来、赛诺菲等原研药企业也通过降价入围此次全国招标。
中标上市公司分析:从中标企业的情况分析,多数中标企业在PDB数据显示医院端销售额不高,市占率较低,通过此次带量采购像华海药业、中国生物制药、乐普医疗、扬子江、石药集团等药企在中标品种的市占率上将有显著提升,有力的带动公司中标品种的销售收入增长。其中:华海药业的厄贝沙坦、盐酸帕罗西汀片等7个品种在此次采购中中标,计算7个品种首年带量采购合计收入不低于1.99亿元。中国生物制药的瑞舒伐他汀、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吉非替尼片等5个品种中标,计算5个中标品种在所在省销售额合计将不低于3.11亿元。乐普医疗的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两个大品种均中标,计算中标品种在所在省的销售额合计将不低于2.78亿元。扬子江药业的盐酸右美托咪定独家中标,中标省份合计销售最低6.78亿元。石药集团的氯吡格雷中标,中标省份合计销售最低1.83亿元。豪森药业的奥氮平、甲磺酸伊马替尼中标,中标省份合计销售最低0.99亿元。其他上市公司中标品种相对收入影响较小。
风险提示:政策的延续风险;中标企业的产能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