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医保局回应种植牙问题,牙科集采会不会来?-210925

《浙商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医保局回应种植牙问题,牙科集采会不会来?-210925(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医保局回应种植牙问题,牙科集采会不会来?-210925(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月22日,医保局对“种植牙进医保”提案给出正面回复,种植牙暂不纳入医保,再次明确医保“保基本”功能、同时完善耗材和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探索商保路径、指导地方将种植体纳入平台挂网范围,促进各品牌种植体价格阳光透明,挤出水分或是当前牙科控费的主要手段。 投资要点本周思考:医保局回应种植牙问题,牙科集采会不会来?9月22日,国家医保局对于《关于规范种植牙材料费用,并将其治疗和服务费用纳入医保的建议》给予回复。 主要明确了三个方向:1.当前政策:根据规定,各省(区、市)对眼镜、义齿、义眼等器具均不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2.未来举措:规范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指导地方将种植体纳入平台挂网范围,促进各品牌种植体价格阳光透明,挤出水分;可能耗材和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3.推动方向:有条件的地方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支付标准;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研究探索将牙科项目纳入商业保险支付范围的可行路径。 我们认为:此次回复明确了医保“保基本”的方向,未来或挤压渠道环节探索集采。 同时精简收费项目、限制公立医院自主定价项目和收费规模,可能会对公立医院的价格和量进行限制,或从量的角度利好民营机构,但从价的方向与公立联动。 同时,我们认为此次回复中提到的地方挂网或推动种植牙等高价耗材进入部分支付能力较强的地区的医保支付,继而提高渗透率,推动整体行业发展。 本周表现:节后板块回暖,关注产业链上游低估值标的本周医药板块上涨0.45%,跑赢沪深300指数0.59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涨幅第10。 2021年初以来,医药板块下跌3.4%,跑赢沪深300指数3.56pct。 成交额略低于历史中枢。 成交量上看,医药行业本周三个交易日成交额为2271.0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的6.1%,环比下降0.49pct,较18年以来的中枢水平低2.1pct。 估值持续回升。 截至2021年9月24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历史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35倍,环比上升0.2pct,已接近2011年以来中枢水平。 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76%,较上周环比下降7.5pct,略高于四年来中枢水平(183.6%)。 据Wind中信医药分类看,本周生物医药所有细分子板块市场表现分化明显,其中医疗器械(上涨2.3%)、化学制剂(上涨1.6%)及医药流通(上涨0.5%)涨幅明显,中药饮片(下跌3.4%)跌幅领先。 考虑中信医药分类涉及部分公司交叉业务,根据浙商医药重点公司分类情况来看,本周特色原料药明显上涨(上涨2.3%),医疗器械(上涨1.8%)、中药(上涨1.6%)、医疗服务及医药商业均表现相对较弱。 具体看标的表现,生物药板块中万泰生物(上涨12.78%);原料药板块中富祥药业(上涨28.22%);医疗器械板块中开立医疗(上涨10.29%)、透景生命(上涨10.27%)均有不错表现。 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中国优势板块的调整机会,坚持“创新赋能、制造升级和降本增效”三条选股思路,看好中国高端医药制造业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中国优势板块的调整机会,坚持“创新赋能、制造升级和降本增效”三条选股思路,看好中国高端医药制造业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看好高景气赛道背后“中国优势”的持续体现我们认为,从长期看,政策对创新产品的鼓励及对同质化产品的压制势必使得企业因自身产品竞争力差异而导致分化,能够提供经济、优质、高效产品企业价值将更为凸显,回调下建议积极布局。 我们坚持“创新赋能、制造升级和降本增效”三条选股思路,看好中国高端医药制造业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具体而言,建议关注:1)创新赋能:抓住进口替代表象下的产品竞争力本质,从中国创新迈向全球创新。 前瞻性布局景气赛道、坚持研发创新和持续提升产品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器械企业;谈判降价背景下把握中国市场,且拥有全球视野和布局的创新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服务赋能下龙头集中的研发外包企业。 2)制造升级:充分发挥中国优势,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 通过新产能、新业务加速拓展打破产业转移“共识”的特色原料药企业;订单加速,行业景气背景下优势不断强化的生产外包企业;疫情机遇与集采倒逼下中国制造优势加速体现并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出口器械企业。 3)降本增效:有持续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率能力的连锁医院、ICL及药房。 具体结合公司质地和估值情况,我们推荐: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博腾股份、药石科技、九洲药业、昭衍新药、泰格医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仙琚制药、普利制药、复星医药、万孚生物、凯普生物、圣湘生物、润达医疗、维亚生物、阿拉丁、泰坦科技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核心产品降价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