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中航沈飞-600760-坚定看好公司发展前景-191010

《东兴证券-中航沈飞-600760-坚定看好公司发展前景-19101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中航沈飞-600760-坚定看好公司发展前景-191010(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摘要:
近期中航沈飞股价不断下跌,已经连续收出15根阴线。我们对此重新梳理了沈飞当前的状况和市场各方面声音后认为:沈飞的下跌的背后不存在基本面恶化,业绩不及预期等理由,甚至出现了股价不断下跌的同时,外资持股比例反而不断上升的情况。我们认为,股价不断下跌或许更多的是市场错误信息导致的“羊群效应”和部分炒作资金流出而产生的短期回调。我们再次坚定的推荐军工股白马中的白马,主流里的主流中航沈飞。
1、公司基本面向好,全年业绩无忧
从跟踪情况看,沈飞现在处于难得的历史景气周期,阅兵时有三型飞机精彩亮相,若干型号热火朝天地生产,若干型号紧锣密鼓地研制,还有若干型号加班加点地改进。
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大增331.68%,已经超过去年三季报的净利润3.12亿元。今年全年一致预期的净利润在8.5-9亿左右,在军工主机厂里业绩拔尖。
2、歼-16放量和歼-31立项
从量上看,公司未来装备增量看点在歼-16和歼-31。从替换空间看,将来歼-16主要用来替代苏-30、歼-11和歼轰-7,替换空间为300多架。歼-31(鹘鹰)我们判断已获得正式立项,有了立项研制费用的支持,进度也有望加速突破。我们预测,如果歼-31上舰,未来我国双航母战斗群可能需要80-90架歼-31,还不包括外贸出口订单。
歼-31的定位与F-35定位相同,若FC-31的外贸和舰载之路顺畅,有望对标F-35成为我国最为重要中型战机及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美国F-35战机订单总量已超过3200架,并有计划在亚太部署200架。严峻的形势令歼-31的需求更加紧迫。
3、航空主机厂补价值得期待
过于5年,由于新型号层出不穷,装备定价难以一一确认,所以军方都按“暂定价”支付。5年过去了,型号经过批量生产基本成熟,“暂定价”将转为“最终定价”,由此带来的大规模补价收入将是军工央企收到的大礼包。后续的正常交付将保证军工央企合理的利润水平,市场一直质疑的“增收不增利”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从公司最新主力机型的量产进度来看:舰载机歼15已正式定型列装,歼16则于2016年11月被报道正式批量部署在甘肃酒泉鼎新空军基地。我们判断,目前这两款机型均有可能在正式定型量产交付后逐步切换至正式审定价执行阶段,按照通常情况下审定价格高于暂定价格,未来2-3年或有望进入这两款机型的价差补偿期,同时本身执行更高的审定价格也相当于产品提价,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加速释放。
4、中航沈飞业绩拐点已现
2015-2017期间,沈飞的净利率水平分别为3.17%、3.15%、3.62%。在军品定价机制改革推动下,改革后军工总装类产品将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和成本费用归集制度,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消除部分财务限制,释放利润空间。参考国外军工企业5%-10%净利率水平,长期来看,公司的净利润水平亦有望在收入规模不变的情况下释放1倍的业绩弹性。
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331%,未来数年随着重点型号的列装业绩增长确定性很强。军品大批量补价预计明年到位,FC-31进一步优化可堪大用,无人机产品也将有所突破。未来三年业绩30%以上的增速确定。市值空间预测:目前市值422亿元对应2019年收入PS估值1.3倍,考虑到公司目前防务平台的排他性地位,给予2.5倍PS,目标市值为650亿元。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9.27亿元、11.18亿元和12.60亿元,EPS为0.66元/0.80元/0.90元,对应PE为45X/37X/33X,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交付确认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