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农林牧渔行业报告简版:如何识别具有成长性的养猪股-191012

《中泰证券-农林牧渔行业报告简版:如何识别具有成长性的养猪股-191012(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农林牧渔行业报告简版:如何识别具有成长性的养猪股-191012(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本周养猪股大跌,我们认为集中反映了市场对于公司业绩和出栏量的担忧。在当前养殖形势下,养殖企业面临防疫、复产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严峻的养殖形势对于企业的经营能力、资金状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期看,我们认为养猪行业仍旧是一个集中度低、生产效率存在很大进步空间的行业,头部企业虽然当前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最终一定能够凭借领先的生产效率、资本优势等实现市占率的提升,而在当前行业充满不确定的时候,有效识别具有成长潜能的公司是投资的关键。我们认为本轮周期最终能够实现市占率提升的关键在于:(1)母猪产能(2)生产管理水平
母猪产能:得母猪者得天下
在行业产能大幅去化的背景下,能够率先实现母猪产能的恢复和增长意味着能够最大化享受高猪价红利。本轮周期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疫情对于补栏积极性和速度造成较大的干扰,使得高猪价的情况下,行业补栏速度仍旧低于以往周期水平。当前补栏的途径主要包括外购和自繁育两种模式。相对于外购而言,自繁育的模式更加经济、安全、高效。截止上周,50kg二元母猪价格已经接近4000元/公斤,而正常自繁育二元后备母猪的成本约在1000元/头水平,成本相差4倍。此外,从草根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市场优质母猪苗的供应非常短缺,因此大型养殖企业很难实现大量购买。相比之下,自繁育模式对于具有充足选育群体的大型养猪企业是更有效的扩繁模式。虽然受留种等因素的影响,短期企业的出栏量会出现显著降低,但是从未来1年或者更长远的角度看,当前阶段加速提升产能才是关键。上市公司从中报开始,生产性生物资产就开始超预期回升,三季度牧原、正邦等企业的母猪量进一步大幅提升,我们认为从当前的复产速度看,优质企业2020年有望实现出栏量的显著提升。
生产管理水平:疫情有效防控是实现业绩兑现的根本
除了留种的因素外,出栏量降低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疫情导致死亡率提升。我们认为对于任何养猪主体而言,在区域疫情急速蔓延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完全不受影响,从遭受疫情损失到降低损失率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过程,随着疫情防控经验的积累和防疫手段的提高,死亡率必然会呈现下滑趋势,而防疫水平的本质反映的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在这个过程中,成本、出栏量及产能恢复情况都是有效的监测指标。以成本为例,从2018年4季度开始,头部企业的养猪成本整体都出现大幅提升的情况,2019年养殖成本出现分化,经营管理水平良好的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增幅,而部分企业的成本却出现大幅上涨的趋势。相对于产能扩张而言,公司生产管理水平反映的是公司内功修炼的水平,只有真正专业化、精细化的生产经营才能够有效降低疫情风险。
整体看,我们认为在当前不确定因素扰动的情况下,有效识别真正具有产能扩张和抵御疫情能力的优质企业是投资的关键,具有充足产能和优质生产管理水平的企业在本轮周期中必然能够率先实现出栏量和业绩的双重提升。
风险提示:农业政策落地不达预期;猪价、鸡价走势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