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宏观专题报告:中国9月通胀数据点评,CPI增速“破3” ,央行宽松政策观察期将延长-191015

《中信期货-宏观专题报告:中国9月通胀数据点评,CPI增速“破3” ,央行宽松政策观察期将延长-19101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宏观专题报告:中国9月通胀数据点评,CPI增速“破3” ,央行宽松政策观察期将延长-19101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期摘要:
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9月同比来看,CPI同比上涨3.0%,PPI下降0.8%。据此,我们的观点是:
1、CPI的上涨仍然主要受到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同时新涨价因素影响全面超过翘尾因素影响。食品烟酒价格同比增长8.4%(7.3%)。其中以畜肉同比涨幅居前,高达46.9%(30.9%)。鲜菜同比则出现进一步回落,同时,随着利奇马台风的影响消退,秋季水果逐步上市,鲜果同比增速也从前月回落。但鲜菜鲜果价格增速的回落仅能部分抵消蛋白类价格上涨。
2、PPI增速继续呈现两级分化的势头。第一级在于非食品和食品类的分化,食品相关企业的相关价格与CPI食品板块保持一致,继续呈现上涨势头;非食品企业的相关价格则因内外需疲弱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承压。第二级在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化,采掘类企业的相关价格仍然能维持增长,进一步挤压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但其增速已经开始受到来自中下游的拖累。
3、当前通胀的格局将令央行的宽松政策受到掣肘,因PPI与CPI出现明显的分叉是经济滞胀的前兆,央行不会贸然因“破3”就转为紧缩,这会导致市场预期陷入混乱,不利于央行的预期管理。我们认为,央行大概率会进入一段比我们此前预期更长的静默观察期,首先通过精准调控的方式针对蛋白类食品价格采取措施;如果前述调控措施失效,CPI持续一个季度“破3”,央行才会出手,将稳增长的长期目标暂时搁置,转为解决近在眼前的通胀风险。央行的调控手段也存在优先级,新的利率机制正在形成,央行大概率会先引导SLF及MLF上行,收回一定流动性;在前述所有政策都失灵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加息提准。此外,进一步宽松政策的出台或将等到11月底12月初,届时美联储及欧洲央行或将出现进一步宽松的动作,且叠加跨年流动性季节性紧张的影响,央行届时可能首先通过非常规操作等手段解决短期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在极端情况下则会动用全面降息降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