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非银金融行业:投资、做市强劲反弹,低估值凸显投资价值-191016

《中泰国际-非银金融行业:投资、做市强劲反弹,低估值凸显投资价值-191016(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国际-非银金融行业:投资、做市强劲反弹,低估值凸显投资价值-191016(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191H在港中资券商收入整体较20181H有较大程度上升,其主要原因为上半年中资美元债价格回升,市场回暖,导致券商投资、做市业务收入强劲反弹,而投资、做市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大,以致整体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在中美贸易战、香港社会动荡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上半年香港市场整体萎靡,累及经纪、孖展业务,而投行业务在18年高基数下,20191H各中资券商表现不一。整体来看,预计全年在港中资券商收入将保持同比增长。目前,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在全年表现稳健的预期下,安全边际高。
经纪业务市场竞争激烈,传统券商积极转型
上半年受香港市场成交萎靡影响,在港中资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明显下滑,在1号持牌机构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香港经纪业务发展已步入瓶颈期。此外,香港证券经纪业务存在头部化趋势,A组经纪商市占率已提升至61.23%。传统券商经纪业务积极转型,国泰君安国际(1788.HK)依靠其财富管理平台推动经纪业务收入增长,而兴证国际(6058.HK)积极开拓公、私募基金、上市公司等机构客户。在美国券商加速“零佣金”以及互联网券商低佣金率的冲击下,我们认为传统中资券商由于成本压力短期内不会跟进免佣,且佣金下调空间有限,但未来需优化互联网证券系统,结合香港投资者结构特点,加强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开拓。
主动控制孖展风险,融资利率走低利好信用业务
上半年在港中资券商孖展业务整体下滑,国泰君安国际(1788.HK)与华融金控(993.HK)计提较大数额减值拨备,主动控制孖展风险,但龙头海通国际(665.HK)孖展业务仍保持增长。上半年出台的孖展新规已于10月正式实施,新规规定券商借出的孖展总额上限为券商资本金的5倍,但由于主要券商孖展余额/资本金比值较小,预计主要券商受孖展新规影响有限,对孖展业务依赖较大的西证国际(812.HK)预计将会受到较大影响。香港紧跟美国降息步伐,融资成本将得到改善,有利于扩大孖展利差。
投行业务有所分化,对中资企业依赖程度高
在港中资券商20191H企业融资业务收入有所分化,海通国际(665.HK)与兴证国际(6058.HK)下滑幅度较大,而国泰君安国际(1788.HK)、申万宏源香港(218.HK)收入有所上升。金融危机后,在港中资券商在香港IPO市场的参与度逐渐提高,1H19已达60%,但中资券商参与的IPO项目以中资赴港上市企业为主,高重合度下,暴露出中资券商对中资赴港上市企业的依赖。在亚洲G3高收益债承销上,上半年在港中资券商中海通国际(665.HK)与国泰君安国际(1788.HK)名列一、二名。从三季度IPO以及中资美元债发行情况来看,预期下半年投行业务收入将有所下滑。
投资及FICC业务反弹,产品广度、深度有待加强
受益于中资美元债市场回暖,20191H在港中资券商投资及FICC业务收入大幅反弹,成为推动在港中资券商上半年收入增长的最大动能。下半年美联储两次降息,7-8月中资美元债整体走强,9月以来整体小幅调整,目前仍处于年中高位。目前,相较国际大行的FICC业务范围,在港中资券商的做市及金融产品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仍较为薄弱,在利率、货币、外汇、大宗商品方面需要加强。
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底部,维持行业“买入”评级,
虽然在港中资券商经纪与投行业务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投资及FICC作为占比最高的业务,下半年增长确定性强,而孖展业务在一次性计提大额减值拨备后环比将有所增长,预计行业全年总收入仍将保持同比增长。从历史估值来看,目前估值仍处行业的历史中低部,维持“买入”评级,推荐全球化布局最完善的中资券商龙头海通国际(665.HK)以及财富管理转型成功的国泰君安国际(1788.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