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从景气度、竞争力、外需逻辑看诺禾致源投资价值-210927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从景气度、竞争力、外需逻辑看诺禾致源投资价值-210927(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从景气度、竞争力、外需逻辑看诺禾致源投资价值-210927(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本周回顾与周专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0.27%,位列全行业第12,跑赢沪深300指数,跑输创业板指数。 本周我们从景气度、竞争力、外需逻辑分析了诺禾致源的投资价值。 规模效应+know-how沉淀+自动化筑高护城河,外包率提升+临床拓展夯实长期逻辑,投资面看是支付端变革政策担忧下的择优选择二、近期复盘:本周医药整体微涨,并未延续上周强势走势,维持缩量态势,我们认为原因如下:我们一直强调今年医药在有消化估值诉求的大背景下,内忧外患作为两个重要因素一直在影响行业走势,近期通过我们的持续跟踪,内忧外患的同时缓解【所谓“外患”代表新能源、顺周期等板块的持续火热带来的抽水抽关注度效应,所谓“内忧”代表政策大环境偏紧状态下的支付端变革政策边界混沌超预期的担忧(2018年是集采政策尺度担忧)】,外患方面看,外患板块持续表现医药反应越来越弱(抽水做空医药动能越来越弱),外患板块一旦出现分歧,医药表现就越来越强(动能转化)。 另外,近期我们看到跌的多的识别度高的核心资产和共识性高景气赛道持续走强(股价反弹20-30%),这也是全市场资金流入医药的表现(先买跌的多的辨识度高的核心资产和共识性高景气赛道),因为行业很难有板块性大利好,很难短期一蹴而就,但医药底部特征越来越明确,我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医药投资有信心和耐心。 本周我们有三个重点观察:第一,指数动能切换从向下在向向上转化,时不时出现底部放量大涨。 第二,本周版块效应不强,个别前期跌得比较多的辨识性强的消费医疗(包括医疗服务)个股也在持续反弹。 第三,核心资产基本稳住,这周还是中小市值个股为主。 三、板块观点:1、从几年维度思考:如果过去3-4年医药投资更重视“选好主线赛道的头部公司后享受估值扩张”,那么今年要更重视“主线赛道标的性价比”,虽然都是结构性机会,但其表达不同。 考虑宏观环境,今年要重视中小市值。 应对短期巨幅波动,我们把眼光拉长了看,医药行业长期增长的本质是什么?是医药刚需的长期拉动,是健康消费升级的长期拉动,并且当下的需求满足度和渗透率极低,这是医药最为长期的大逻辑,但是因为大家对于支付端变革政策的担忧,大家似乎忽略了这个本质,支付端政策不会是一个刚性行业的长逻辑限制,最多算中短期干扰项。 中长期看,我们是乐观的,医药大概率会走出慢牛快熊的形式。 GDP处于增速下行阶段,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而我国医药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比较优势是强化的。 七普人口数据出炉,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未来因为巨大人口红利带动的很多行业发展逻辑都将面临巨变,市场会越来越关注并去寻找增量属性比较优势行业,逻辑周期够长并且确定性够强的行业排在最前列的非医药莫属(老龄化加剧刚需医药扩容、健康消费升级加剧消费医药渗透率提升),未来消费医药类配置资金会从中长期维度强化配置医药,导致医药整体水位提升,医药投资长期要做乐观主义者。 长期的5+X战略配置思路是不变的:医药科技创新、医药扬帆出海、医药健康消费、医药高端制造、医药模式创新等。 2、中短期来看:从整个板块来看,医药今年本来医药就是消化估值的年份,近几个月名正言顺的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所谓外患就是顺周期、新能源等板块对医药的抽水抽关注度效应,所谓内忧就是医药的政策性担忧,近期外患出现一定的分歧,内忧问题其实就看情绪认知差,最大的预期差时期已经过去了,内忧问题其实对于医药长期发展来讲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要有长期战略眼光,当下的调整或许都是未来的收益,期待医药触底回升!中短期应对策略:第一,提升对于跌的较多的辨识度较高的核心赛道核心资产的关注度和逐步布局力度,医药好资产应该不会让市场以很便宜的估值买入,但预计也不会一蹴而就的修复,要注意节奏。 第二,医药大环境变得逐步友善,个股变化逻辑一般都会反映,收益也会不错,但是还是要在政策免疫里面选择。 第三,为后面医药整体热度起来做储备,注重科创和医药科技属性的弹性。 落实到配置方向上:重外需着眼全球的国际化竞争优势(CDMO、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治疗性用药产业链、注射剂出口、部分国际化器械);重跌幅找前期悲观预期压制的健康消费升级(消费医疗、医疗服务等);重进口替代抓高景气中国制造&硬核科技(制药装备、科研产业链、医药科技)。 3、配置思路:(1)着眼全球的国际化竞争优势:(1)差异化CDMO(博腾股份、九洲药业、康龙化成、凯莱英、药明康德、药石科技、美迪西);(2)科研测序(诺禾致源);(3)注射剂出口(健友股份、普利制药);(4)国际化器械:迈瑞医疗;(5)全球新冠疫苗&治疗性用药(智飞生物等);(2)调整较多的健康消费升级角度:(1)医疗服务:三星医疗、国际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盈康生命、信邦制药;(2)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3)眼科:昊海生科、兴齐眼药。 (3)进口替代下的高景气中国制造&硬核科技:制药装备(东富龙、新华医疗等)、机器人(天智航)。 (4)其他长期跟踪看好标的:恒瑞医药、长春高新、康泰生物、安科生物、片仔癀、云南白药、前沿生物、南新制药、奥精医疗、伟思医疗、康希诺、昭衍新药、博瑞医药、君实生物、东诚药业、艾德生物、英科医疗、金域医学、安图生物、科伦药业、康华生物、丽珠集团、贝达药业、信立泰、恩华药业、中国生物制药、我武生物、乐普医疗、九州通、派林生物、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康元、司太立、洁特生物、康德莱等。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3)假设或测算可能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