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拉闸限电与能耗双控:原因及影响-210927

上传日期:2021-09-27 20:21:05 / 研报作者:罗志恒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拉闸限电与能耗双控:原因及影响-210927.pdf
大小:92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拉闸限电与能耗双控:原因及影响-210927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拉闸限电与能耗双控:原因及影响-210927
文本预览: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拉闸限电与能耗双控:原因及影响-21092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宏观】拉闸限电与能耗双控:原因及影响-21092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9月以来,广东、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陆续发布限电限产通知,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甚至“开一停六”错峰用电,直至东北地区居民用电也受到冲击,“拉闸限电”引发全民热议。

1、“拉闸限电”的原因众说纷纭,部分说法似是而非,与事实有些出入;少数观点更是匪夷所思,违背了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偏颇一:限电是因为今年用电需求大幅增加,导致电力供需缺口扩大。

有观点认为,今年出口旺盛导致工业企业生产用电增长、新能源汽车和天气因素导致居民用电增长,用电需求增加超过了正常的电力供应能力,因而不得不限电限产。

今年用电确实相当紧张,上半年就有不少地区限电限产。

然而电力供需缺口更多来自于供给端而非需求端。

今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和第二产业用电量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0%和6.1%,虽然确实高于2019年同期,但却低于2018年同期的9.0%和7.3%。

而且7、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制造业PMI持续回落,生产用电需求理应回落而非上升。

偏颇二:限电是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双碳”最早于2020年9月提出,2021年3月重提并成为市场热点,确实在前期导致部分地方政策出现一刀切式的行政调控,也是导致此前用电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730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要求纠正运动式“减碳”,地方政府没有理由在9月为了减碳而拉闸限电。

错误三:限电是为了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向美国输出通胀。

前两个说法只是偏颇,多少与限电有些关系,而这个观点则是完完全全的“民科”+“阴谋论”。

限电限产会提高产品价格,如果是必需品的话,价格上涨幅度大于产量下降幅度,企业利润也能增加。

但是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很多是家电家具等可选消费品,企业利润不仅不能增加,反而还将面临订单外流。

此外,终端消费品除了出口以外,国内是更大的市场。

在向美国输出通胀的同时,国内通胀将更快上升。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蠢招,自然也不可能是限电的真正原因。

2、“拉闸限电”背后既有行政性调控因素,也有体制机制的结构性扭曲。

原因一:地方政府试图突击完成“能耗双控”目标。

“能耗双控”是常规考核项目,但是今年前期执行进度显著偏慢,时间仅剩一个季度,同时冬季采暖季减少能耗较为困难,因此选择9月、10月突击完成。

原因二:能源和产业结构加剧了问题严峻性。

我国电力供给结构中火电约占7成,水电占1成半,其他为新能源。

火电能耗高,水电因今年缺水而不足,新能源不稳定,无法有效弥补供需缺口,从而加剧了电力紧张。

电力需求结构中第二产业用电约占7成,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占比较低,为达成降低能耗的目标,限电扩展至一般制造业甚至居民。

原因三: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发电企业成本大幅上升,不愿亏损增加电力供给。

原因四:电价未能市场化,电力短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进行调节。

3、影响:推高通胀、经济放缓、利益再分配、影响居民生活第一,价格和PPI上行并传导至居民端,推高通胀;第二,工业品短缺,经济增速下行,经济滞胀;第三,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攀升;第四,限产是利益再分配,导致国企民企、大中小企业、南北差异,这种利益再分配对全局不利,降低经济效率。

限产主要是上游,进一步推升上游的大宗商品价格,中下游利润承压,小型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弱;限产的资源型省份主要分布在北方,限电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五,目前部分地方政府限电已经蔓延至居民生活,导致交通、生活大受影响,导致经济社会秩序的混乱,影响民生。

4、反思:更深处讲,拉闸限电背后还有四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国家治理体系尤其是地方治理现代化任重道远。

运动式减碳以及突击完成能耗任务,与前期环保过度扩大化、人为减少生猪产能导致猪价大涨如出一辙,都未能实事求是。

第二,我国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将中长期目标执行短期化,在需求恢复时期压制供给导致价格高企。

第三,要辩证看待发展和能耗的关系,要在发展中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耗,而不是通过降低发展来降低能耗。

第四,必须全面推动市场化改革,电价的市场化改革必须与经济的市场化相适应,以市场手段解决发电和用电问题,促进清洁化、低碳化。

风险提示:“能耗双控”超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