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碳元科技-603133-Q3单季度业绩回正迎拐点,散热新产品落地盈利升-191029.pdf
大小:43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碳元科技-603133-Q3单季度业绩回正迎拐点,散热新产品落地盈利升-191029

安信证券-碳元科技-603133-Q3单季度业绩回正迎拐点,散热新产品落地盈利升-191029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碳元科技-603133-Q3单季度业绩回正迎拐点,散热新产品落地盈利升-19102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碳元科技-603133-Q3单季度业绩回正迎拐点,散热新产品落地盈利升-19102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0月29日晚,公司发布2019年三季报报告。公司前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下降10.59%;归母净利润亏损1484.55万元,同比下降131.8%。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2200万元,同比下降161.81%。
  ■公司Q3单季度营收改善,实现今年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首度回正。公司前三季度同比下滑,主要因为前两季度亏损所致。公司2019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7.44%(Q2同比下降20.13%),环比上涨21.19%,2019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80.77万元(上季度亏损1605.85万)。2019Q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96.74万元(上季度亏损1884.93万),虽然仍少于上年同期,但Q3是公司在连续亏损两季度后单季度首次转正。
  ■公司Q3单季度毛利率恢复明显,散热新产品落地,盈利能力上升趋势确定。公司2019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7.81%,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4.37个pct。其中,Q3单季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是为24.11%和7.53%,相比于Q2单季度提高了9.48个pct和22.4个pct,相比去年同期也分别提高了1.42个pct和下降了3.36个pct。
  ■台湾厂商在热管、VC方案具有先发优势,下半年中系旗舰机拉动明显。包括超众、双鸿、泰硕、奇宏、力致和健策等在内的台湾企业在热管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VC均热板更是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根据台湾散热龙头双鸿在Q3法说会预测,2019年Q4由于中系(华为、OV等)旗舰机型拉旺,双鸿2019年营收预计增长30%,明年增速预计达到25%。
  ■碳元科技有望在5G时代赶超台湾同行,实现中高阶散热方案全面国产化替代。碳元科技在石墨膜时代已经获得三星、华为、VIVO、OPPO等的信赖。在全新的手机终端领域,全新的工艺要求给了大陆厂商赶超的机会。公司目前提供包括高导热石墨、超薄热管及VC在内的完整的终端散热解决方案。公司的热管产品工厂(超薄热管以及VC板)2019年二季度完成建设并投产。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增长76.22%,占前三季度营收的9.25%。其中Q3研发支出达到了单季度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121.10%,环比增长25.17%,占单季度营收的9.41%,也为历史最高水平。根据碳元科技官网,公司目前热管产品能实现厚度打扁0.3mm以下,导热系数20000w/mk以上,解决了目前直径5mm以上热管无法打扁0.35mm厚度以下的这一难题。碳元技术水平业内领先,核心能力逐步赶上台厂同行。
  ■石墨烯、热管和VC将渗透到5G智能手机,单机散热ASP显著提升:传统手机散热材料以石墨片和导热凝胶等TIM材料(导热界面材料)为主。目前热管和VC(均热板)开始从电脑、服务器等领域逐渐渗透到智能手机终端。5G智能终端有望普及石墨膜+热管或石墨膜+VC的散热方案。华为的Mate 20 X中率先使用石墨烯+VC散热方案,三星新款旗舰机Note 10中也首度采用了VC散热。随着热管和VC在智能手机中渗透率的提升,5G时代单机散热ASP有望达到3~4美金以上,实现3倍的价值量增长。未来几年,我们预计5G迎来新的换机潮到来:根据IDC预测,2019年下半年智能手机行业有望恢复增长,预估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5.42亿台,5G手机渗透率达到25%。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的收入分别为6.50亿元(+17.86%)、11.18亿元(+71.65%)、15.22亿元(+33.2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13.44%)、1.51亿元(+147.45%)、2.4亿元(+58.97%),对应EPS分别为0.29元、0.72元、1.14元,对应PE分别为59倍、24倍、15倍。结合公司未来在5G带动下的发展预期,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和目标价25.10元,对应2019年动态估值35倍。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环境变化较大,目前5G手机尚未到大规模应用阶段,公司所处上游产业链有被技术替代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