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仙乐健康-300791-保健批文储备深厚,创新剂型引领增长-210927

《中泰证券-仙乐健康-300791-保健批文储备深厚,创新剂型引领增长-210927(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仙乐健康-300791-保健批文储备深厚,创新剂型引领增长-210927(36页).pdf(3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保健食品行业的渗透率提升将为中短期的主要增长来源。 供给端的政策和渠道降低了行业门槛,需求也更加细分和年轻化,一方面意味着新品牌能通过模式/营销/产品设计创新破局,发展机会较多;另一方面行业充分竞争下需要更强的研发能力和更快的迭代速度。 品牌商和生产服务商的专业化分工能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提升效率,未来外包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仙乐健康的保健食品注册批文储备全行业领先,能为客户提供创新和功效强的产品;全剂型的生产能力符合行业细分化快消化的趋势;并能在与全球大客户合作过程中快速迭代,提升研发水平和市场洞察力,前瞻性地布局研发和产能把握新品类的增长机遇。 新供需推动渗透率提升,下游品牌商集中度将长期分散。 1)保健食品市场对标发达国家渗透率较低,中国市场又具有养生文化的先天优势,未来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通过控制变量计算,发现渗透率的提升将为中短期内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2)增长源分析:新供需相互催化下行业焕发新生命,向专业精准和快消化的两极发展。 供给端的新政策、新渠道降低门槛,并加快消费升级的传播,大数据使新模式、更快的迭代速度成为可能;需求端,年轻人成为推动增量提升的主力军,保健食品的精准化趋势升级,疫情也使居民健康意识提升。 3)下游品牌商将长期维持较低的集中度,新品牌机会多。 精准化是保健食品长期趋势,增量将来源于新消费群体开拓带来的渗透率提升,因此新品牌能以差异化的产品和营销破局,把握细分市场。 同时参考美日经验,备案制下准入门槛较低,行业集中度低于注册制下的澳大利亚。 仙乐健康:全球布局的保健食品CDMO,创新剂型打开增长空间。 仙乐健康是国内大型营养健康合同生产商之一,以合同研发生产模式为主。 国际化布局使公司客户和收入在地理上也较为多元化,与国际知名大客户保持长期合作,规模在国内和出口商中都处于领先行列。 “权健事件”和软糖生产转移的影响恢复后,2020年收入/利润同比增长30.8%/80.6%。 公司具有全剂型生产研发能力:传统剂型为基本盘,收入稳中有增;提前布局的创新剂型(软糖、功能饮料、部分粉剂)在产能释放中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能为B端客户提供营养健康食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前五大客户结构和收入稳定,中小客户贡献主要收入增量。 从下游需求看仙乐健康核心竞争力。 品牌商三个阶段的需求:1.初期:行业准入(蓝帽子、产品设计、法务)。 2.中期:快速迭代、差异化发展(服务、研发)3.长期:稳定、充足的生产能力,及多元化发展(产能、多剂型、多配方)。 保健食品行业向专业精准和快消化的两极发展,需要更强的研发能力和更快的迭代速度。 品牌商和生产服务商的专业化分工能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提升效率。 仙乐健康的核心竞争力:1)仙乐健康具有全行业领先的保健食品注册批文储备。 注册批文门槛高,要求产品研究深度,因此丰富的注册批文是公司研发实力的集中体现,能为品牌商提供功效更强和具有差异化的产品。 备案制虽门槛偏低,但法律要求只能生产商备案,新品牌选择外包更为经济。 2)长期与全球大客户的合作形成战略、研发、信任的正循环。 与全球大客户不断迭代中了解行业新需求和新技术,一方面提升自身的供给质量,保障在市场中的长期竞争力,另一方面提升市场洞察能力,提前发现和布局潜力大的产品,把握“地缘套利”的机会。 保健食品行业面临食品安全和产品功效的双重监管,大客户背书能够帮助公司吸引新品牌合作;对老客户来说切换生产商风险较大,逐步培养的信任也有利于后续扩大合作规模。 3)4000余配方和全剂型生产能力赋能品牌商的长期发展。 未来市场将进一步向精准专业和快消化的两极发展。 品牌商为了把握年轻消费者、扩大消费群体需持续推新。 对品牌商:迭代速度快,自建多剂型工厂不经济。 对其他B端生产商:仙乐健康具有先发优势,后进入者没有客户基础难形成规模效应。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营养保健食品下游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在行业专业精准和快消化的两极发展趋势中,品牌商与生产商专业化分工有望进一步加深。 仙乐健康作为头部研发生产商,保健食品注册批文储备深厚,在与全球大客户的长期合作中形成战略、研发、信任的正循环,并能以丰富的配方和全剂型生产能力赋能品牌商的长期发展,未来将随着产能的释放实现较快的规模和利润提升。 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5.58、31.31、37.52亿元,同比增长23.74%、22.41%、19.84%,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15、3.96、4.97亿元,同比增长22.30%、25.89%、25.39%,EPS分别为1.75、2.20、2.76元,对应PE分别为25X、20X、16X。 公司二季度的欧洲业务受疫情影响,利润增速短暂放缓。 随着下半年功能饮料和软糖的产能投产,功能饮料产能搬迁对毛利率的不利影响出清,业绩增速有望得到边际改善。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测算偏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