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咖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星巴克复盘与现状分析,大市值现制饮品公司之路-191103.pdf
大小:271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咖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星巴克复盘与现状分析,大市值现制饮品公司之路-191103

华创证券-咖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星巴克复盘与现状分析,大市值现制饮品公司之路-191103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咖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星巴克复盘与现状分析,大市值现制饮品公司之路-191103(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咖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星巴克复盘与现状分析,大市值现制饮品公司之路-191103(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复盘星巴克北美区发展历程。品牌力是核心竞争优势,优质产品和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是吸引用户和积累好口碑的基础。高毛利服务业贩卖体验,门店既是经营场所又是获客渠道,好的体验增强顾客粘性,提高产品复购率。供应链建设可以保证上游优质原料供应,同时降低成本费用率占比。区域内扩张的方式有助于在当地建立品牌认知,辐射周边。以加盟模式扩张具有低投入,低风险的优势,但同时加盟商管理不慎将会影响公司口碑和品牌。长期来看,企业价值观是形成优势品牌的保证。
   1971年-1992年,转变定位,进入蓝海市场:星巴克原本是区域性咖啡豆和咖啡器材零售商,1987年被舒尔茨收购之后,开始售卖现制咖啡饮品,刺激了市场对于现磨咖啡饮品的需求。
  1992年-2000年,深耕区域,建立品牌:星巴克通过输出好的产品+服务积累好口碑,明星单品刺激需求;同时以区域为核心迅速扩张,从一线城市下沉,形成规模效应,建立优质品牌。
  2000年-2008年,舒尔茨离开,盲目扩张,忽略核心产品和店内体验:这一阶段星巴克迅速扩张,店内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率有所下降,且忽视了加盟店管理和产品创新,造成同店增长逐年下滑。
  2008年-2019年,舒尔茨回归,战略调整,重回巅峰:舒尔茨重塑星巴克价值观,放缓扩张速度,回归店内核心体验和产品创新,重视顾客意见,打造会员体系增强顾客粘性,推进数字化系统,营造线上社群培养忠实顾客群。
  全球扩张之路:大陆地区成为全球战略重中之重。星巴克1996年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先后进入亚洲,欧洲,非洲,拉美等地区。通常采用合资形式进入新市场,试水成功再逐步收回股权;星巴克2017年收回中国华东股权,此后在大陆及港澳地区全资自营。当前大陆及港澳地区占比星巴克营收超过10%。
  大陆地区作为星巴克继美洲之后最大的消费市场,门店数量逐年增加,同店增长稳定提升,营收增速明显。星巴克通过在大陆地区占领精品咖啡价格顶端,打造休闲消费品属性提高品牌定位,获得较高溢价;通过快速扩张加强品牌认知,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吸引和建立忠实顾客群。FY18Q3,星巴克中国同店首负,通过提高菜单价格、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推新和外送,在一个季度之内使同店转正,显示出公司对大陆地区市场的高度重视、品牌力带来的灵活策略空间和全自营下战略落地的强执行能力。
  行业优势企业的成功因素:
  我们认为对于一家成功的现制饮品企业来说,能够刺激需求端的产品+服务模式是发展的基础,产品标准化是实现规模扩张的关键,规模扩张是建立品牌力的必经之路。品牌力与公司议价能力息息相关。强品牌公司可以获得租金议价能力,从而提升盈利能力。从上游到门店的供应链建设可以有效的把控产品原料质量,降低成本费用率。
  公司正面价值观的输出和企业文化渗透有助于产生品牌溢价,获得顾客对品牌认同感的同时形成忠实顾客群。
  风险提示:行业增长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新用户增长不及预期,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