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系列专题之二:让历史昭示未来,1990年代中美冲突及其应对-191104

《国金证券-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系列专题之二:让历史昭示未来,1990年代中美冲突及其应对-191104(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系列专题之二:让历史昭示未来,1990年代中美冲突及其应对-191104(36页).pdf(3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引言:1989-1999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最坏的时期。此期间中美之间在诸多领域发生了全面的冲突,相比现阶段中美贸易摩擦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面对美国给予的压迫和制裁时,中国政府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改革和开放,力度之大,举世瞩目。这一轮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此后中国经济发展基业,同样,我们认为当前中美竞争加剧,将成为推动我国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
1、90年代中美冲突历史回顾与总结:政治存异,经济求同
90年代中美关系恶化始于苏联解体以及北京政治风波,一方面中国对于美国战略盟友地位丧失,另一方面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致使中美在此期间围绕着经贸、台湾、意识形态(主要是人权)以及军事四个方面产生了全面冲突。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期中美摩擦更多源于政治层面的因素,然而受共同经济利益驱使,经贸合作反而成为两国关系改善的重要支撑点。
现阶段,中美双方在诸多领域存在着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美国无法轻易在短时期内打破中美产业链互补格局,美国企业也无法忽视或者放弃中国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因此冲突的成本是巨大的,两国在越发深入的合作中已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这一角度考虑,我们对解决贸易冲突抱有希望。
2、90年代的应对策略:改革开放+中央政府加杠杆
回顾这段历史,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美国采取的种种压制措施并且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最关键还是在于中国政府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改革和开放。改革的意义在于解放生产力,拉动供给和劳动力向生产率更高的工业部门转移,开放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过去资本与劳动力无法高效匹配的事实,大量资本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生产,促进了我国资本积累同时大幅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劳动、资本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三要素的共振。
此外,1998-2002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面临失速下行的风险,而国家通过中央政府加杠杆(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央行注资4大行、成立资管公司处理银行坏账,中央政府杠杆率上升近15个百分点)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2次降准、5次降息、M2/GDP由1.2倍升至1.6倍)有效地化解了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90年代的政策决策对现阶段如何走出经济下行风险、更好地应对中美摩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现阶段与90年代中美关系对比:“修昔底德陷阱”会发生吗?
两段时期相同点在于中美摩擦均发生在美国总统大选时期且均由美方主动挑起,但共同利益一直是两国关系未能走向破灭最重要的支撑点;而不同点在于两段时期中美经济差距、当前国际局势、冲突领域及其原因是不同的。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90年代中美关系恶化主要由于政治因素引发的经贸、人权、台湾、军事等多领域冲突,从根本上讲是意识形态差异和国家实力差距巨大所造成的。现阶段与此不同,主要由于经贸因素引起的关税等方面的冲突,根本原因是美国担忧中美经济差距不断缩小而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美国在中美贸易中的边际收益递减。长期来看,中美摩擦具有内生性和长期性,亦如“修昔底德陷阱”所描述的那样。
那么,“修昔底德陷阱”真的会在中美两国之间发生吗?我们认为中美两国经济体量之大,在世界经济体中所占份额之高,产业链互补关系之密切决定了其冲突的最终成本极高,“修昔底德陷阱”并不必然发生。
4、对现实的借鉴意义:中美贸易摩擦将成为推动我国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
90年代经验表明,外部环境压力将自始至终存在,我们只有将重心放在自身问题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第二次改革开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资本回报率长期低迷。我国资本回报率低迷状态已持续10年之久,上市公司ROE中位数由2007年14%降至当前的7%以下。
如何做到全面深化改革?应重塑政府、企业、居民、金融四部门关系。
如何做到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应加强金融业对外开放、处理好中美关系大局的同时,积极寻求多边合作。
如何做到中央政府加杠杆?需要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补短板”、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过紧、房地产行业出现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