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奈雪的茶-2150.HK-首次覆盖报告:赛道优、空间广,拓店可期-210928

《浙商证券-奈雪的茶-2150.HK-首次覆盖报告:赛道优、空间广,拓店可期-210928(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奈雪的茶-2150.HK-首次覆盖报告:赛道优、空间广,拓店可期-210928(37页).pdf(3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奈雪的茶是高端现制茶饮龙头企业之一,截至2021年6月奈雪的市场份额为18.9%,位居行业第二。 公司正处于规模快速增大,业务多元化和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的探索时期。 公司通过将新的发展方向转向奈雪PRO,提升经营效率,意图推翻现制面包房,改为中央厨房的形式提供预制烘焙产品,从而降本增效。 公司立足于茶饮,通过渠道大力开拓品牌授权及委托生产等多元化新业务,以增加收入。 后期须密切跟踪企业的单店模型和同店收入变化。 本文重点探讨了奈雪的茶的现状及发展空间。 投资要点现制茶饮前景广阔,在非酒精饮料中占比不断提升。 2015到2020年,非酒精饮料的市场规模由9007亿增长到12336亿元,过去五年的整体CAGR为6.5%;现制茶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15年的422亿提升至2020年的1136亿,且在非酒精饮料的市场规模中占比不断提升,2015年至2020年,由4.7%提升至9.2%。 而现制茶饮过去五年的CAGR为21.9%。 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非酒精饮料品类,其中高端现制茶饮增速最快,过去五年CAGR为75.8%,于2020年总规模达到129亿元。 根据灼识咨询,未来五年高端现制茶饮规模将以32.2%的CAGR继续增长,并于2025年达到522亿,发展空间广阔。 竞争格局明晰,高端茶饮双寡头竞争格局已经形成,集中度有望提升。 现制茶饮行业市场竞争充分,奈雪的茶在未开放特许经营权情况下就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玩家,在整体现制茶饮中市占率排名第七。 公司在单杯饮品平均价格高于25元的高端茶饮中具有明显优势。 高端现制茶饮CR2为46.6%,奈雪的茶占比18.9%位居第二,且行业前2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我们认为,未来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定位高端,下沉空间广阔。 发展方向多元,单店收入有望提升。 公司客单价为45-50元,未来将完善产品矩阵,提高客单价。 公司目前主打产品为单品零售价格较高的高端现制茶饮+烘焙软欧包。 公司已经在探索委托加工的茶叶、茶包,包装零食,气泡水等,未来将通过增加产品种类提高客户黏性,提高同店收入。 我们认为,公司存在新零售的发展空间,借助品牌授权等方式,业务将有足够的拓展空间,前景广阔。 新类型PRO门店降本增效,同店利润率有望提升。 公司目前85%的门店为标准门店,去除一次性投资额后,成熟门店的单店的利润率为19.9%。 公司未来门店的转型方向为奈雪的茶PRO店,在招股书中预计未来新开门店中70%以上为PRO店。 新型门店中,烘焙产品由烘焙师现制改为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配送,无需烘焙区域和烘焙人员。 单间门店初始投资由185万降低至125万元,每间店铺需要的雇员数量由21名减少到13名,成本的降低将有助于利润率的提升,公司业绩改善的空间大。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实现收入49.5/75.3/10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52%/41%。 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4/3.0/5.5亿元(其中2021年净利润下降主要为优先股导致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3亿元所致,此为一次性调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不含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0.6亿元/3.0亿元/5.5亿元。 参考同行业估值水平,考虑跨市场折价因素,给予公司2021年5倍市销率的估值,对应297.2亿港币市值,暂予目标价17.39元港币,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过度扩张导致同店收入进一步降低,奈雪PRO降本增效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升无法向下传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