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证券-兆易创新-603986-跟踪报告:下游需求回暖驱动,Q3业绩超预期-191106

《万联证券-兆易创新-603986-跟踪报告:下游需求回暖驱动,Q3业绩超预期-19110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联证券-兆易创新-603986-跟踪报告:下游需求回暖驱动,Q3业绩超预期-19110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日前兆易创新公布2019年三季报,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2.0亿元,同比增长28.0%;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22.4%。就Q3单季来看,实现营收10.0亿元,同/环比增长63.0%/34.3%;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环比增长98.2%/77.4%。
投资要点:
业绩逐季改善,IOT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从季度数据来看,公司在Q1/Q2/Q3单季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5.7%/32.0%/63.0%,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5.6%/1.4%/98.2%,Q3业绩延续向好趋势,主要仍是受益于下游需求转向景气,NOR和MCU销售持续超预期。值得注意的是,IOT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十分关键,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产品放量迹象明显,从而拉动公司相关营收快速增长。
产品结构优化驱动Q3毛利率改善,Q4仍有向好空间。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9.1%,而Q3单季毛利率则达到40.6%,同/环比分别提升1.2/3.1个百分点,毛利率大幅改善的原因在于新产品导入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当前时点来看,随着公司55nm NOR于Q4开始逐步量产,其相较65nm NOR的成本优势有望驱动毛利率继续下行。同时,考虑到公司256Mb以上的高容量NOR未也有巨大放量空间,预计公司未来业务结构将持续优化,支撑利润进一步走强。
不断加码研发,存储、MCU、传感器产品全面布局。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73.0%,研发领域主要聚焦三方面:1)在存储方面持续进行技术迭代,针对物联网、可穿戴、工控和汽车电子推出新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公司38nm SLC制程的NANDFlash已稳定量产,而24nm制程产品推出在即,产品优势再获强化;2)在MCU方面持续打造超市化MCU产品体系,推出多款新产品,并在8月领先于业内推出基于RISC-V的32位MCU,产品生态构建完善;3)在传感器领域通过并购思立微,进入光学指纹传感器领域,预计Q3、Q4贡献的营收与利润较为可观。
DRAM推进超预期,拟定增加码自主研发。公司于2017年与合肥产投开展长鑫存储12英寸DRAM研发项目,2019年10月公司又拟定增募资43.2亿用于DRAM芯片自主研发,重点研发1Xnm级(19nm、17nm)工艺制程下的DRAM技术,计划开发DDR3、LPDDR3、DDR4、LPDDR4系列DRAM芯片。目前,合肥长鑫已经正式投产,预计2020年开始销售。根据Trend Force数据,2020年DRAM市场将达到近千亿规模,而目前其96%的份额被三星(46%)、SK海力士(29%)、美光(21%)所寡头垄断,因此公司和长鑫的合作以及自主研发DRAM项目意义重大,将成为存储领域国产替代的关键布局,同时也将极大拓展公司的长线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兼具存储、MCU、传感器(屏下指纹识别)三大领域的技术优势与业务实力,同时DRAM项目打开巨大中长期空间。考虑到公司Q3的超预期业绩表现,我们上调其2019-2021年EPS至1.88/2.61/3.70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92.3/66.5/46.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产品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