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银国际-油服行业点评:页岩油增储上产拉开序幕,增产设备需求再迎爆发点-191108

上传日期:2019-11-08 17:21:53 / 研报作者:杨绍辉陈祥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中银国际-油服行业点评:页岩油增储上产拉开序幕,增产设备需求再迎爆发点-191108.pdf
大小:78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银国际-油服行业点评:页岩油增储上产拉开序幕,增产设备需求再迎爆发点-191108

中银国际-油服行业点评:页岩油增储上产拉开序幕,增产设备需求再迎爆发点-191108
文本预览:

《中银国际-油服行业点评:页岩油增储上产拉开序幕,增产设备需求再迎爆发点-19110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油服行业点评:页岩油增储上产拉开序幕,增产设备需求再迎爆发点-19110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就在页岩气推进相当顺利的今年,页岩油的勘探开发也相继传出好成绩,一方面体现我国油气资源具备潜力,另一方面体现“七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显著。页岩油的成藏条件与页岩气基本类似,其施工方式和增产措施也依赖于水平井+压裂增产技术,因而页岩油勘探开发也会拉动增产设备及服务需求爆发式增长,设备受益企业包括杰瑞、石化机械四机厂、宝石机械等,服务包括杰瑞能服、安东、华油、百勤等。
  支撑评级的要点
  我国相继获得页岩油勘探重大突破。(1)今年3月,大港油田官东地区形成亿吨级增储战场,中国石油在渤海湾盆地率先实现陆相页岩油工业化开发;(2)吉木萨尔10亿吨页岩油藏,成为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3)长庆油田陇东10亿吨级庆城油田也成为国家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4)今年8月四川盆地首口页岩油井南充2井水平井正式开窗侧钻,西南油气田页岩油勘探开发实现零的突破。
  页岩油突破传统油气成藏条件,大量运用增产技术。我国页岩油埋深普遍在2,000-4,000米,且储藏在烃源岩中,同样具备低丰度、低渗透、低产量等特征,需突破传统的生、储、盖、运、圈、保等六大成藏条件,通过“水平井+体积压裂”一体化技术,才能大规模发现和开发形成产量。目前我国新疆地区的吉木萨尔油田,长庆油田的陇东地区页岩油井,均以水平井+压裂工艺为主。
  多个页岩油示范区成立,未来5-7年形成近1,000万吨年产量目标。(1)大港油田2019至2025年整体计划部署井位105口;到2019年底,新建产能11万吨,年产油5万吨;到2025年,整体增储3亿吨,新建产能100万吨,年产油50万吨;(2)2018-2019年陇东页岩油示范区完钻水平井192口投产73口,年底之前将完钻水平井255口,形成年产100万吨原油的能力。到2025年原油产量目标500万吨/年;(3)2019年,吉木萨尔页岩油区计划动用钻机45部,完钻近百口井,全年计划压裂55口井;根据发展规划,吉木萨尔页岩油区2021年原油产量将达100万吨,2025年将达到200万吨并稳产数年。
  我国页岩油成本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学习曲线和规模效应将持续提升经济性。综合单井产量、单井投资、衰减速度等井场数据,我们估计大港页岩油开采成本在60美元/bbl左右,相比目前油价水平,页岩油成本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根据页岩油气的开发经验,未来井组的规模化部署以及施工的学习曲线效应,将推动页岩油开发成本逐年下降,而从使得页岩油逐步具备经济性。
  美国页岩油产量占美国原油产量的70%,相比之下我国具备开发潜力。据EIA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原油产量1,250万桶/日,而七大页岩油产区产量880万桶/日,页岩油的产量占比超过70%。而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慢于页岩气5-8年,目前页岩油仍处于规模化开发的第一、二年,2025年前后才能形成规模产量。
  2020年开始,页岩油对增产设备需求拉动效果明显。根据各公司公告,我们预计宝石机械、杰瑞股份、四机厂今年交付量都将突破100台,均较去年有50%-100%大幅增长,但设备需求增量主要来自页岩气。随着吉木萨尔、陇东地区和大港油田进入增储上产加速期,压裂增产设备需求的边际变化会十分显著,我们假设2020年实现页岩油1,000万吨/年产量,对应压裂设备需求量接近100万HHP,年均增量需求15万HHP,相当于今年全国需求量的15%-20%左右。
  重点推荐
  个股方面,我们持续强烈推荐:杰瑞股份,建议关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中油工程、石化机械、石化油服、安东油服、华油能源、宏华集团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油价意外大幅下行影响油服景气度变化;竞争模式变化导致行业分化明显。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