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为什么市场会低估CPI?猪肉权重可能被动上调至4%-191110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为什么市场会低估CPI?猪肉权重可能被动上调至4%-191110(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为什么市场会低估CPI?猪肉权重可能被动上调至4%-191110(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CPI 3.8%,比市场预期高0.4%,两个公式理解预期差的来源
市场预期系统性低估了猪肉环比涨幅对CPI的拉动效应。值得注意的是,CPI猪肉分项在9月和10月环比分别涨19.7%、20.1%,相差无几,但对CPI的拉动效应分别为0.65%和0.79%,相差幅度达到0.14%。这背后是猪肉分项环比权重的提升。对此,我们可以拆分为两个问题:
第一,两个权重的区别。CPI中猪肉分项,对应并非一个权重,而是可以分为同比权重和环比权重。环比权重的波动性大于同比权重,8-10月猪价环比涨幅较高,对应估算的CPI猪肉分项环比权重依次为2.76%、3.30%和3.95%,逐月攀升。根据公式外推,11月可能进一步提升至4.7%左右,是猪肉同比权重2.4%的接近两倍。
第二,两个权重的关系。同比权重和环比权重,可以通过对CPI同比拉动效应和环比拉动效应联系起来(具体见正文公式)。
10月CPI猪肉环比涨20.1%,但对CPI环比拉动高达0.79%,高出我们此前认为的0.4-0.5%。这0.3-0.4%的预期差主要来自于对猪肉权重的误判。当前再用2.5%左右的猪肉权重估算CPI,将严重低估CPI的波动。
猪价大涨之后,波动率可能有所上升
连续大涨3个月之后,猪价走势不确定性上升。9月生猪存栏跌幅收窄,补栏可能不是唯一原因,价格快速上涨导致的惜售是另一个重要原因,会反映到出栏量跌幅扩大。猪价高涨也导致需求减少,消费者转向相对猪肉便宜的鸡肉和鸡蛋,或价格差距越来越小的牛羊肉。在“惜售”与替代效应增大的情景下,根据历史出栏数据所计算的供需缺口,其对未来价格的指示意义有所下降,后续猪价走势不确定性大增。
结构通胀可能并非货币政策硬约束,但易引发预期波动
10月CPI大超预期之后,市场对后续CPI的预期再次调高,需警惕后续CPI波动率上升。在CPI破3.5%之后,受低基数和春节错位影响,11月至明年1月CPI可能继续攀升。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CPI持续走高的同时,如猪价波动率上升,对应地,猪肉的高权重可能导致CPI的波动率也明显上升,从而引发通胀预期出现大幅波动。
风险提示:CPI权重计算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