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期货-超越美林时钟-191108

《东证期货-超越美林时钟-191108(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证期货-超越美林时钟-191108(39页).pdf(3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时钟的核心思想在于经济周期对资产价格有很大的影响,研究经济周期可以进行资产配置。对于任何一种投资时钟而言,主要有两点:把经济周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以及确定每一个阶段资产价格的表现。美林时钟总结美国1973年到2004年的经验,认为经济增长的变化领先通胀的变化,用经济增长和通胀把经济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复苏、过热、衰退和滞涨。但是金融危机之后的经验显示美国的经济增长回升并没有带来通胀的上升,而美国的通胀与中国的通胀高度相关。显然美林时钟的前提已经不再成立了。需要新的投资时钟。
我们认为,对周期的划分不只是要考虑经济周期,还要考虑金融周期。为此提出了新的概念:新增债务规模,即债务的年度增量与名义GDP的比值。我们认为新增债务规模的变化对名义经济增长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由此提出了金融周期―经济周期运行原理,来解释中国的周期运行规律。从中国的经验出发,名义经济增长与GDP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胀同步,而新增债务规模领先通胀两个季度。因此,可以用新增债务规模(作为金融周期的同步指标)与GDP平减指数(作为经济周期的同步指标)来把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进一步确定每一个阶段表现最好的资产,这样就得到了东证时钟。
对比2003年至今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表现与东证时钟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现在新增债务规模上行期,股票和大宗商品表现较好;在新增债务规模下行并且通胀下行阶段,债券表现较好;在新增债务规模下行而通胀上行阶段,现金表现最好。
东证时钟是从中国的经验总结,但是其中的核心概念新增债务规模,对于研究分析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现象和资产价格,也有很大帮助。
★风险提示:
经济周期运行规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