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融证券-医药行业跟踪点评:“安徽模式”推进集采改革,省内医保控费效果显著-210929

上传日期:2021-09-29 14:58:22 / 研报作者:张志刚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国融证券-医药行业跟踪点评:“安徽模式”推进集采改革,省内医保控费效果显著-210929.pdf
大小:40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融证券-医药行业跟踪点评:“安徽模式”推进集采改革,省内医保控费效果显著-210929

国融证券-医药行业跟踪点评:“安徽模式”推进集采改革,省内医保控费效果显著-210929
文本预览:

《国融证券-医药行业跟踪点评:“安徽模式”推进集采改革,省内医保控费效果显著-21092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融证券-医药行业跟踪点评:“安徽模式”推进集采改革,省内医保控费效果显著-21092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9月28日,安徽省举行全省医用耗材及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新闻发布会,相关领导就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安徽省通过进一步优化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设计,完善医用招采规则,坚持“一品一策”,创新建立“医院报量,临床评价,带量集采,组套竞争,五步降价”的集采工作机制,形成了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安徽模式”。

“安徽模式”降价效果显著,5类医用耗材、5类临床检验试剂产品平均降幅均超过50%,节省资金约9.72亿元。

投资要点“安徽模式”兼顾质量与降幅,强力挤压价格虚高。

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探索,先后开展了骨科关节、心脏起搏器等4类、407个产品集中带量采购谈判价。

通过“医院报量,临床评价,带量集采,组套竞争,五步降价”的过程挤压医药耗材虚高价格。

“安徽模式”给予更多企业准入资格,使鲶鱼效应加剧,另一边通过临床使用对耗材质量、服务进行评价,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产品同层次可比性和实际使用效果。

器械相较药品更难标准化,安徽省采用专家技术评价的方式协助进行同层次比价,通过组内组间熔断调平等方式压缩价格利润。

多品类平均降价超过50%,控费效果明显。

在本次发布会上,安徽省医保局公布了之前几次集采的中标价格情况:7月进行的脊柱集采平均降价75%,节省资金约2.95亿;安庆市组织的冠脉扩张球囊平均降幅89.5%,从4000元左右降至300元左右;芜湖市组织的透析器采购平均降幅53.9%,从110元降至50元左右,年节约资金超1.65亿元;广受关注的全省发光项目集采,共13家企业谈判成功,平均降幅为47.02%,节省资金约1.73亿元。

大型医疗设备采购采购价格明显下降,国产化率有所上升。

安徽省通过产品细化分层、医院合理分级、项目科学分包等方式解决大型医疗设备集采难比价、成本高、技术复杂的问题,2020年以来全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采购金额达5.3亿,相比医院预算采购价节省33%,多种设备降价明显;共完成采购62台,其中国产品牌占比12.9%,国产设备占比40.3%,国产化率呈上升趋势。

投资建议:医用耗材降价、医务人员医技劳动价值上升符合总书记“两个允许”,安徽省通过探索“组套分组法”和“双向比质比价法”完善集采规则,在质量、价格上取得平衡,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由“零售”转“批发”,去除层层加价,控费效果明显。

“安徽模式”招采规则改革深入,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器械国产化浪潮不可避免,我们建议优选竞争格局好、产品质量出众、具有一定议价权的创新器械公司,随着国内医保改革持续深入,产品出海也将成为企业的破局之路。

风险因素:医疗事故风险;政策变化风险;其他经营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