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资信-物流行业:中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浅析-210928

《远东资信-物流行业:中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浅析-210928(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物流行业:中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浅析-210928(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7月1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措施;随后,7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提到4项重点任务包括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完善农产品上行发展机制,加快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继续深化寄递领域“放管服”改革。 此前,国务院和相关部委曾多次提到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包括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向乡镇蔓延、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 为推动农村快递、物流发展,我国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快递服务网点、信息基础设施等的发展力度。 从交通基础设施上看,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得到改善。 2007-2020年,农村县道、乡道和村道分别增长14.7万公里、24.01万公里、86.09万公里。 从快递服务网点上看,快递网点数量不断增长。 自从2014年国家邮政局开展“快递下乡”工程,我国农村地区的快递网络布局和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截止2020年8月底,农村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7.7%。 但是,我国农村物流体系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以目前全国69万个行政村计算,每个行政村的快递取送点只有0.13个,超73%的建制村尚未配备农村快递配送站点。 从信息基础设施上看,截至2021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2%,行政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了99%。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发展不仅可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国内大循环;也会助力家电和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创收机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实施。 我国目前处于新一轮大家电报废高峰期,仅2020年,我国约有1.6亿台家电产品达到了安全使用年限;因此,我国将面临巨大的家电消费升级红利,而家电行业或将受益于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和家电升级换代的需求。 此外,生鲜产品成为2019年农产品线上零售的第一大类,在传统电商平台(即淘宝、京东等)和新电商平台(即拼多多等)上均占比较大,分别占比22%和52%左右。 冷链物流的发展不仅帮助了生鲜产品“走出去”,同时,生鲜商品线上销售也将加速冷链物流网络布局。 因此,未来可重点关注家电和冷链物流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