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9年第24期(总第264期):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前景、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191115

上传日期:2019-11-18 15:15:04 / 研报作者:赵廷辰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9年第24期(总第264期):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前景、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191115.pdf
大小:76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9年第24期(总第264期):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前景、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191115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9年第24期(总第264期):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前景、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191115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9年第24期(总第264期):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前景、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191115(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19年第24期(总第264期):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前景、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191115(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由谁来投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重要课题。与完全依靠私人资本或政府支出相比,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既能够降低政府债务负担,也能使私人资本获得合理较高收益,还能有效满足公共社会需求。PPP模式在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均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股实债”、国有资本占比较大、强监管下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指出,收益分配方式有待完善和缺乏退出机制是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未来,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本文为PPP模式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如何充足地为全社会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满足社会大众在安全、交通、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始终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妥善处理该课题,能够有力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但若处理不好,则将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要妥善处理这项课题,应探讨公共基础设施应该由谁来投资建设,这一个重要但又不易解决的问题。完全依靠私人资本或政府,都会产生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和政策配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可以实现政府控制财政赤字增长、私人资本得到合理收益、社会公共需求得以满足的“三赢”结果。在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对外开放新局面下,PPP模式在我国国内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PPP模式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成因和解决方式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