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药”倾听市场的声音第一零三期:2019医药谈判结束,国内药企压力逐渐显现-191204

上传日期:2019-12-05 13:44:53 / 研报作者:张文录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药”倾听市场的声音第一零三期:2019医药谈判结束,国内药企压力逐渐显现-191204.pdf
大小:84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药”倾听市场的声音第一零三期:2019医药谈判结束,国内药企压力逐渐显现-191204

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药”倾听市场的声音第一零三期:2019医药谈判结束,国内药企压力逐渐显现-191204
文本预览:

《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药”倾听市场的声音第一零三期:2019医药谈判结束,国内药企压力逐渐显现-19120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药”倾听市场的声音第一零三期:2019医药谈判结束,国内药企压力逐渐显现-191204(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市场认为医保谈判利好国产创新药,不否认,但深层次的国内药企压力在显现,外资的价格底线很低。
  外资看明白了用低价换取大市场的逻辑,能赚一分是一分。外资能接受的底线很低,他们看明白了要在中国获利,必须最大限度让步价格。2019年医保谈判与2017年医保谈判不同之处,2017年外资企业没有看清中国医保政策形势,大部分不肯大幅降价,怕影响中国以外的市场。目前,外资企业很明确,接受“全球最低价”换取中国市场大的份额。我们看到了达格列净的报价现场,四轮报价下来,达格列净一片4.36元,一年费用不足1600元,国内仿制药阿卡波糖的价格都不止这些。不考虑仿制药带量采购的因素,对国产降糖药都有很大的冲击。
  外资企业具有规模效应,意思是欧美申报的产品国内几乎可以同步申报成功,上市难度在变小,可以认为他们在中国的市场都是增量。
  目前中国药企的创新药目前除了百济神州美国刚上市一个产品,几乎内资创新药企业都是在中国赚钱的。没有欧美市场,空间就那么一点点,价格压到底,中国企业未必胜利。我们看到了丙肝用药的4进2,医保局认为四家创新药企业的产品组合疗效差不多,就变成类似仿制药竞争的低价模式,报价最低的两家得全国市场,其他两家出局。歌礼制药的产品业内创新能力和疗效公认,但他的市场在国内,而吉利德和默沙东在全球,中国无论什么价格都是增量,但对歌礼却是全部,结果歌礼出局。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做的产品都是非劣效或者me-too,对于竞争性谈判和外资并无优势,对国内创新药估值是个打击。真正想做好创新药的中国企业一定要跨越这个障碍,进行欧美申报。一个极端的情况,中国国内创新药价格向印度式仿制药靠近,不出海都不行,话是夸张些,但企业要有更高的格局。
  要重新审视中成药的投资价值,未来将有企业突围
  一说起中成药,市场诟病的是疗效与质量。但经过五年的洗牌,优秀的企业在药品疗效再评价、安全性和质量控制上已经下了很大功夫。不要都认为是“辅助用药”,中医药在感冒和慢病调理等方面的疗效是确定的,中成药的竞争将在上一层次。中成药的独家、中药保护等政策使得价格竞争压力是相对最小的,医保谈判进入后中长期成长逻辑更加确定,自下而上精选公司。
  总的来说,市场表现来看,也应验了投资者的悲观。虽然恒瑞医药基本是公认的这次医保谈判内资企业的最大赢家,但仍遭受到很大的抛压。恒瑞是龙头,是旗帜,短期会带来医药股的承压。但事物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创新亦如此。短期可以认为,高估值情况下受到负面情绪影响的回调,给医药台阶下,同样,也有周期和消费的跷跷板效应。长期来看创新药刚需趋势没有大的变化,接下来可以预期的是年报行情,年报行情后是新一轮仿制药的带量采购。目前来看,12月份整体需要修复负面情绪和获利盘。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政策压力继续超出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