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字当头,确保完成首个百年奋斗目标-191212

《浙商证券-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字当头,确保完成首个百年奋斗目标-19121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字当头,确保完成首个百年奋斗目标-191212(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
本专题对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点评。
投资要点
1,当前经济形势判断: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同时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
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的占比呈下滑趋势,消费占比呈上升趋势;三大行业类别中以各类新兴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工业体系内部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这都预示着我国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增长动能正在有效切换。在结构调整的攻关期,我国原有的各项体制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短期势必会对经济总量的增速带来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2,总体要求及目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与12月6日政治局会议内容一致)
3,政策基调:稳字当头,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12月6日政治局会议提及“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
4,重点工作
(1)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
(2)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
今年资管新规、理财新规正式出台后,我国金融体系已经经历了一段调整期和过渡期,目前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12月6日政治局会议也并未提及金融供给侧改革;因此只要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3)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稳定就业依然是“六稳”之首,2019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的政府预期目标为5.5%,“十三五”期间要求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然而近两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截止2019年11月为5.1%,明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因此政府仍需在稳定就业方面继续努力。
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棚改即将进入最后一年,2018-2020年的计划任务是1500万套,2018年实际完成625万套,2019年计划套数为285万套,因此2020年大约剩余590万套,规模大约与2017年持平,因此棚改仍然将对房地产投资形成一定支撑。此外,各地方将继续贯彻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以稳定楼市,包括价格、投资等波动都将比较平稳。
(4)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鉴于决策层持续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基建,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和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20%),提前下达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从25%降至20%),一些项目可发行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筹措资本金(不超过资本金50%);同时,预计2020年新增专项债规模约3.2万亿,较2019年增加近1万亿。预计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将稳步提高,达到6%-7%。
(5)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涉及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农业、生猪生产、科技体制、制造业优化升级、减税降费、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养老教育旅游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等。
(6)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国资国企改革、产权制度、土地计划管理方式、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等多方面。
总体而言,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6.2%,实现GDP总量较2010年翻番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