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固收+”研究:大变局下,银行理财如何布局“固收+”?-211212

《国海证券-“固收+”研究:大变局下,银行理财如何布局“固收+”?-211212(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固收+”研究:大变局下,银行理财如何布局“固收+”?-211212(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财富管理行业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尤其是对于银行理财来说,在产品向净值化转型的过程中,产品形态在不断升级,产品种类也在持续增多。 比如说,在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的基础上,很多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了“固收+”类、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 站在当前时点,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展望未来,财富管理行业将会走向何方?银行理财的产品形态又会发生哪些变化?银行理财子又该如何打造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如何发展“固收+”类、权益类这些自身之前不擅长的产品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农银理财副总裁孙建坤,并将相关内容汇总如下。 关于银行理财的产品形态变化,他认为,首先,总体上按照新的监管要求,由于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的监管越来越趋同,所以在发展趋势上,产品形态会越来越公募基金化。 其次,从明年开始,银行理财净值的波动会越来越大。 而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形态的变化,他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端策略也会发生变化。 就银行理财子公司应该如何大力发展“固收+”产品,他认为,“固收+”产品主要在于股债之间的配置。 一般来说,在“固收+”产品的运作上,他们首先确定这类产品的收益目标以及回撤目标,基于对市场的判断来确定权益的合适仓位,然后再基于权益的仓位,去市场选择好的公募基金产品或者好的基金经理,通过FOF/MOM的形式来进行权益配置。 这里面就涉及到两个难点。 第一个是股债之间的仓位配置,里面涉及到资产配置的框架和模型,包括宏观判断。 第二个较难的是,即使他们现在能够宏观上判断得不错,有一套成熟的资产配置框架,假设对于不同期限产品,给出多少权益仓位是合适清晰的,那么就涉及通过什么工具来实现权益仓位的配置,目前主要是靠配置公募基金的形式。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构成相关投资建议;政策风险或市场风险对投资决策造成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