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泰证券-固收点评:2021年地区社融怎么看?-220218

上传日期:2022-02-18 17:01:22 / 研报作者:周岳肖雨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固收点评:2021年地区社融怎么看?-220218.pdf
大小:78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固收点评:2021年地区社融怎么看?-220218

中泰证券-固收点评:2021年地区社融怎么看?-220218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固收点评:2021年地区社融怎么看?-220218(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固收点评:2021年地区社融怎么看?-220218(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日前,人民银行公布了2021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本文基于此对31省市新增社融变化的趋势和结构进行分析,供投资者参考。

社融增速先降后升,债券表外拖累明显。

2021年前三季度社融增速持续回落,9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降至10.0%的历史最低点,较2020年底下行3.3个百分点,四季度社融增速企稳回升,累计上行0.3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看,2021年表内信贷融资金额与2020年相比基本维持稳定,社融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表外三项融资规模大幅减少。

区域分化:辽宁新增社融为负。

从全年新增社融同比增速来看,实现正增长的省市均受到表内信贷大幅上升的支撑。

2021年全国新增社融同比增速-5.45%,青海、内蒙古、海南、上海、浙江等九省实现正增长,主要来自于人民币贷款融资规模大幅上升的拉动,青海和内蒙古还额外受到基数较低的影响。

辽宁是2021年唯一新增社融规模为负的省市,或表明辽宁地区融资需求疲弱,信用环境趋紧。

2021年地区新增社融分化进一步加剧,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北京五省市贡献了全国新增社融规模的一半,合计占比较2020年提升2.5个百分点;排名前十省市占比近七成,较2020年提高3.1个百分点;而排名后十省市占比则下降1.5个百分点至4.7%,主要集中于东北三省及青海、宁夏、西藏等西部省份。

地区社融背后的结构变化:1)表内贷款是社融增长主力,区域信贷不平衡问题边际改善。

2021年多数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新增社融总量比重集中于50%-90%,部分欠发达地区,如宁夏、黑龙江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更高,占比超过100%。

2021年排名前十省市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合计占全国总量的67.3%,比2020年低2.5个百分点,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

排名后十省市占比小幅上升0.3个百分点至6.1%,主要集中于东北和西部省份,反映2021年信贷资源向以往信贷增长缓慢的地区倾斜,但改善幅度较为有限。

2)企业债融资整体收缩,区域信用分化。

城投和地产融资收缩背景下,2021年企业债融资整体减少。

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内蒙古五省全年企业债券融资“不降反升”,表明区域信用风险相对可控;山西、天津、云南和河北等区域企业债券融资不仅同比大幅下降,而且全年绝对规模净减少,表明相关区域信用债主体再融资压力较大。

3)政府债券发挥金融资源再平衡作用。

为平衡区域发展,在直接融资资金流出山西、黑龙江、宁夏、云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时,政府债券在区域间起到了一定的再平衡作用,2021年直接融资净流出的九个省市政府债券融资占比均值达到42%,远高于全国水平的28%。

4)表外融资持续缩减,部分区域信用风险或上升。

2021年大部分地区“非标转标”进展顺利,非标融资(包括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下降的同时,表内贷款增长较快。

但是部分区域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为负、非标融资压降规模较小甚至新增规模为正,区域内实体企业再融资压力上升和信用资质下降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区域信用风险上升。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