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2022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政策主导“宽信用”-220211

《招商银行-2022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政策主导“宽信用”-2202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2022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政策主导“宽信用”-22021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月我国新增社融6.17万亿(预期值5.45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预期值3.77万亿),M2同比增长9.80%(预期值9.4%),均显著高于市场预期。 一、信贷:总量回升,结构待改善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加0.4万亿,环比增加2.85万亿,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但结构上仍存在改善空间:一是实体融资需求仍以短贷为主,企业中长贷回暖幅度有限。 1月新增企业贷款同比增加0.81万亿,环比增加2.70万亿。 一方面,企业中长贷略有回暖,终结了连续5个月的同比少增,但增幅仅为0.06万亿,指向企业资本开支意愿依然偏弱。 另一方面,短期融资(企业短贷和表内票据)表现显著好于中长期融资。 企业短贷当月增加1.01万亿,同比多增0.43万亿;表内票据融资当月增加0.18万亿,同比继续多增0.32万亿。 二是居民加杠杆意愿不足。 1月居民贷款同比减少0.43万亿,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 其中居民短贷同比减少0.23万亿,指向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仍受疫情反复及“就地过年”拖累。 居民中长贷同比减少0.2万亿,主要有两原因:一是居民购房意愿较弱,房地产销售数据跌幅进一步扩大,尽管房地产政策边际放松,但居民疲弱的预期并未即时逆转;二是去年1月房地产销售旺盛,基数较高。 二、社融:财政与基建推动“宽信用”起步1月新增社融6.17万亿,环比增加3.80万亿,同比增加0.98万亿,创历史同期新高。 除信贷超预期回暖外,还受到政府债低基数和企业直接融资改善的推动。 一是在今年财政前置发力之下,1月政府债券净融资额同比多增0.36万亿,贡献了近四成的社融同比增量。 在去年“财政后置”所形成的低基数下,政府债对社融形成有力支撑。 今年提前批专项债发行0.48万亿,而去年同期无发行。 二是企业直接融资明显改善。 企业直接融资新增0.72万亿,同比增加0.23万亿。 其中债券融资同比多增0.19万亿,与企业发债难度和成本下降有关:一方面,近期国内债券市场走牛,市场配置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跨年后票据利率大幅上行,部分企业通过发行短债替代票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万得数据显示1月城投债发行约0.35万亿,占企业债发行量约6成(59.6%),指向基建是推动直接融资的主要力量。 三是尽管受到资管新规制约,但非标融资边际好转。 非标融资当月增加0.45万亿,环比增加1.09万亿,同比多增328亿。 其中,委托贷款同比增加0.03万亿,信托贷款同比增加0.02万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减少0.02万亿。 三、货币:广义流动性缺口持续收敛1月M2同比增速环比增加0.8pct至9.8%。 财政存款增加0.58万亿,同比少增0.58万亿,在政府债融资多增的背景下,财政发力持续提速。 居民存款增加5.41万亿(同比增加3.93万亿),企业存款减少1.4万亿(同比多减2.35万亿)。 受春节错位影响,企业在1月发放奖金,M1增速环比减少大幅减少5.4pct至-1.9%,M2-M1剪刀差相应环比增加6.2pct至11.7%。 同时,社融-M2剪刀差环比下降0.6pct至0.7%,广义流动性缺口趋势性缩窄,银行负债端压力持续下降。 四、债市影响:市场收益率下探空间有限随着金融数据超预期,债券市场收益率随即上行5bp,10年国债活跃券成交利率从早盘的2.72%跳升至2.77%。 而此前,由于央行连续调降多项政策利率,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发力点仍然存疑,加上流动性整体宽松,推动债券市场收益率从1月至今显著下行,短端收益率下行幅度远超长端,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6BP至1.88%,10年国债则最低至2.68%,大部分时间仍在2.7%-2.8%区间震荡,3年AAA中票到期收益率则下行近14BP至2.78%。 我们认为,后续市场收益率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有限,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信贷和社融总量已明显走强,央行需要时间观察政策效果后,再判断是否还需要出台更多宽松政策;二是美国CPI数据不断创新高,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加快,10年美债收益率突破2%,对国内货币政策形成一定掣肘;三是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幅度远低于债券收益率下行幅度,OMO利率下调后,DR007利率中枢仅从2.13%小幅降至2.09%,债券利差压缩至低位后难以再下一城。 五、前瞻:社融有望继续企稳回升总体来看,央行去年底以来的一系列“稳增长”举措已带动“宽信用”初显成效。 1月金融数据总量显著回暖,新增信贷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叠加政府债低基数效应和直接融资改善,推动新增社融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速上升至10.5%。 但需要注意的是,信贷结构仍有改善空间,特别是持续疲弱的企业中长贷和居民贷款。 前瞻地看,随着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基建项目需求向中上游传导,叠加结构性货币信贷政策对制造业领域的支持,信用环境有望持续好转,一季度社融增速或继续企稳回升,信贷结构将相应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