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银行业本周聚焦:金融角度,十一以来哪些事情值得关注?-211010.pdf
大小:108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银行业本周聚焦:金融角度,十一以来哪些事情值得关注?-211010

国盛证券-银行业本周聚焦:金融角度,十一以来哪些事情值得关注?-211010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银行业本周聚焦:金融角度,十一以来哪些事情值得关注?-21101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银行业本周聚焦:金融角度,十一以来哪些事情值得关注?-211010(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宏观:9月官方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节假效应下服务业PMI反弹。

9月官方制造业为49.6%较8月下降0.5pc,为2020年疫情以来首次低于“荣枯线”,或部分由于限产限电,生产降温(9月PMI生产指数回落1.4pc至49.5%)。

而得益于中秋、十一假期效应,服务业PMI为52.4%,较8月上升5.7pc。

财新制造业PMI为50.0%,较8月的49.2%(疫情以来最低)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服务业PMI为53.4%,环比提升6.7pc,与官方数据的趋势一致。

行业:Q3银行家调查问卷、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出炉。

1.Q3银行家调查问卷出炉,盈利仍在改善,但经济与信贷需求走弱。

1)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21Q3为38.6%,较Q2明显下降7.3pc;2)贷款需求指数:21Q3总体信贷需求指数为68.3%,较Q2下降2.2pc。

其中分行业看,制造业、基建、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分别为67.4%、63%、60.6%、45.3%,分别较Q2下降1.3pc、2.0pc、1.6pc、2.8pc;分企业类型看,大中小企业分别为56.2%、60.7%、72.1%,较Q2下降3pc、1.6pc、0.2pc。

3)银行业景气指数为70.0%,比Q2上升0.4pc,银行盈利指数为65.1%,比Q2上升1.3pc。

(注:银行业景气指数、盈利指数为央行根据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对于Q3“经营是否变好”、“利润是否增盈(亏损)”问题回答的比例测算,信贷需求走弱,但景气度仍在提升或与银行资产质量仍在改善等综合经营因素有关。

)2.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超预期,银行、保险(如平安)相关担忧有所缓解。

近期华夏幸福公布债务重组计划,以“不逃废债”为基本前提,对于2192亿元金融债务:1)通过卖出资产回笼资金约750亿元,其中约570亿元用于现金偿付金融债务;2)通过出售资产带走金融债务约500亿元;3)优先类金融债务展期或清偿约352亿元;4)以持有型物业等约220亿元资产设立的信托受益权份额抵偿;5)剩余约550亿元金融债务由公司承接,展期、降息,通过后续经营发展逐步清偿。

截至中报,平安已对华夏幸福相关资产敞口计提减值等约359亿元,占总风险敞口的约67%,对公司归母净利润影响为208亿元。

此次债务重组计划将使得平安对华夏幸福的减值已较为充分,后期预计不再继续进行减值且存在转回的可能,对公司资产端最大的担忧将有明显缓解。

监管:资管会计新规(征求意见稿)+征信管理办法(正式稿)1.《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与IFRS9一致,进一步推动行业净值化转型。

9月30日,财政部发布《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后简称资管会计新规),其重要原则在于资管产品会计准则全面对标《企业会计准则》(IFRS9),将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法计量(A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FV-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执行日期为2022年1月1日。

结合《资管新规》及本次资管会计新规,未来可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必须满足的条件明确为:1)封闭式产品,且所投的金融资产将持有至到期;2)所投金融资产没有市场估值或难以可靠估值;3)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如可转债、带减记条款二级债等不满足这一条);4)投资资产将持有至到期(前两条来自资管新规,后两条来自资管会计新规、IFRS9)。

新规执行后,预计未来资管产品整体的净值波动将加大,主要是:1)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将越来越少,如:A、投资ABS、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优先股等资产无法采用摊余成本法;B、2018年央行对资管新规的补充说明中(即720指导意见),允许过渡期内封闭期在半年以上的定开式产品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而随着2021年过渡期到期+新规执行下,这部分资产也无法采用摊余成本计量;C、不少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流动性要求较高(申赎频繁),很难做到“以持有至到期为目的”,或难以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2)以摊余成本法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在新规下要求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这也将加大产品净值波动;3)新规要求理财产品等资管产品通过自主投资和委外投资方式持有的相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估值结果也应该一样,杜绝了通过嵌套减少净值波动的可能。

总的来说,“资管会计新规”的出台有利于统一各类资管产品的会计实务,有利于落实资管新规,助力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有利于资管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2.《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正式稿出台,互联网助贷机构面临转型2021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正式稿(下简称“征信办法”),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信用信息的定义及征信管理的边界。

包括了基本信息、借贷信息、其他相关信息。

相比1月的征求意见稿,本次正式稿明确了:A、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应当依法取得个人征信许可;从事企业征信业务和信用评级业务应当依法办理备案。

B、互联网平台开展助贷的相关征信业务也受“征信办法”的监管。

2)规范征信业务全流程细节,如:信息采集应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过度采集;采集、使用查询个人信息等都需要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并明确告知目的;信息使用者使用信用信息要基于合法、正当的目的,并取得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授权,不得滥用等等。

3)强调信用信息安全和依法合规跨境使用。

征信机构应当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设立专职部门,完善信息安全内控制度,防范信息泄露。

4)提高征信业务公开透明度。

征信机构应客观展示对外提供的信用信息内容,不得设置不合理的商业条件限制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使用。

未来助贷业务的经营模式或将转型,包括:1)助贷流程更加精细化,商业模式从简单的“用户-平台-银行资金”,转变为“用户-征信-引流-风控筛选-银行资金”。

过去不少互联网平台实质上集“引客”、“信息收集”(即征信)、“风控模型”等功能于一身(特别是头部机构)。

7月央行已要求网络平台“断直连”,互联网平台与金融开展引流、助贷、联合贷业务时,不得将个人提交的信息或者从其他平台产生的信息向金融机构直接提供。

本次征信办法明确了征信业务只能征信机构来做,且需要有征信许可(牌照),而目前获得个人征信许可的只有百行征信(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蚂蚁、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合资建立)和朴道征信(北京国资、京东、小米合资建立)。

2)部分平台的信息“垄断”将被开放。

如过去部分平台的信息不对外开放,但“征信办法”明确,持牌征信机构应客观展示对外提供的信用信息内容,不得设置不合理的商业条件限制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使用,这有利于社会、银行、金融机构更好、更公平地使用数据;3)个人信息的采集与使用更注重用户授权,以往平台通过“隐蔽”的方式收集、使用信息被严格禁止,这有利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障。

本次过渡期将持续到2023年6月底,有利于参与助贷业务的机构平稳过渡。

子行业观点:1、银行:看好21Q4-22Q1银行板块的投资机会。

1)宏观经济走弱,但银行板块估值已充分反映悲观预期(PB仅0.63x),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2)托底政策正在逐步落地,如地方债发行托底经济、8月信贷总量会议后银行或加大项目储备(22Q1或为投放小高峰);3)临近年底资金风格博弈、估值切换等因素也有利于银行板块。

2、券商:基本面支撑+市场环境改善+长期逻辑及政策利好催化,继续看好表现。

1)市场交易活跃流动性相对宽松,券商业绩向好、估值具备性价比;2)财富管理逻辑持续验证,重构券商估值推动板块表现;3)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等政策利好推动下,有望持续催化。

3、保险:房地产风险有望逐步化解+四季度利率预计震荡上行,保险投资端基本面呈改善态势。

1)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超预期;2)考虑到近期海外利率反弹、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四季度长端利率预计将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利好保险投资端;3)板块反弹非反转,长期问题仍亟待解决:行业当前在产品、渠道及监管方面的核心矛盾仍未得到解决,板块反弹非反转,且年底开门红预计各家在较高基数、代理人缺口以及推迟的业务节奏下仍将有一定压力,后期继续关注开门红进展及保单销售表现。

定期数据跟踪(由于10月第一周只有一天,这里“本周”指9月最后一周):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2850.2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81.00亿元;9月至今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13395.80亿元,余额环比上月末减少了40.1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2.66%,环比上周上升3bps;本月至今发行利率为2.63%。

2)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1092.55亿元,环比上周减少1430.60亿元。

3)两融:两融余额18415.25亿元,较上周减少2.84%。

4)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380.67亿,环比上周减少79.66亿。

5)票据利率:本周3个月期国有大行+股份行银票转贴现利率为2.00%,环比上周下降16bps;本月至今利率为2.23%,环比上个月下降23bps。

3个月期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利率为2.22%,环比上周下降9bps,本月至今利率为2.39%,环比上个月下降19bps。

6)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增专项债928.18亿,环比上周减少233.90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2.38万亿(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3.65万亿)。

风险提示:房企风险集中爆发,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保险公司保障型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