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短期业绩承压,关注需求拐点-220217

《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短期业绩承压,关注需求拐点-22021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1月航空机场运营数据跟踪:短期业绩承压,关注需求拐点-22021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受益1月中下旬全国新增本土病例减少叠加春运启动,1月三大航国内线RPK环比增4.1%~12.6%,2022年春运政策端注重精细化管控,我们预计民航旅客发送量或同比增25%~37%。 Q1航司业绩或将受到需求偏弱以及高航油成本的双重压力,2月5日起国内航司开始征收燃油附加费对冲部分成本增量,料Q2需求或复制去年同期强劲反弹,航司有望迎来净利润亏损迅速收窄。 特效药获批进口注册等利好累积强化国际线开放预期,我们预计2022Q3国际线或迎来松动。 我们预计“十四五”运力增速或降至5%~6%,其中2022~23年或仅2%~3%,若需求快速恢复,新一轮供需主导的航空周期或将开启。 强烈建议关注或将受益于压制需求的快速修复、2023~24年净利率或恢复至5%~10%周期高点的三大航,首推国航,关注股价回调带来的布局机会,同时建议关注基本面修复的华夏航空。 国际线开放将推动机场免税价值的回归,继续推荐重组后或迎非航业务双向发展的上海机场和估值颇具吸引力的北京首都机场。 ▍受益1月中下旬疫情好转叠加春运启动,1月三大航国内线RPK环比增4.1%~12.6%,预计航司Q1业绩受到需求偏弱和高航油成本的双重压力,燃油附加费恢复征收对冲部分成本增量。 1月多地疫情散发但中下旬出现好转,同时2022春运启动。 受此影响,1月国航/南航/东航国内线ASK较2019年同期-52.38%/-40.22%/-43.74%、环比+10.3%/+14.7%/+13.0%,客座率较2019年同期-17.4~-24.6pcts、环比-1.9~-3.9pcts。 1月春秋/吉祥国内线ASK、客座率较2019年同期+16.7%/-12.6%、-19.4pcts/-20.1pcts,其中吉祥使用5架B787执行145班上海至欧洲等地的“客改货”业务,国际RFTK总比增1009%。 据航班管家统计,春秋航空春节假期间日均飞机利用率7.5h,领先其他上市航司。 近期布油创7年新高,自2月5日起航司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 受Q1冬奥、两会等航班保障影响,我们判断需求整体偏弱,叠加高油价,预计航司业绩短期承压,但需求反弹拐点或临近。 ▍1月航班量逐周改善,预计2022年春运期间民航旅客发送量同比上升25%~37%,Q2国内需求或复制去年同期的快速反弹趋势。 1月航班量呈现逐周回升态势,最后1周因临近春节,航班量环比提升12%。 受益节后小高峰,2.7~2.13日均航班量超过11000班,执飞率升至70%以上。 2022年春运政策注重精细化管控,截至2.14春运前29天民航共发送旅客量2694万人次,同比提升32.6%,较2019年农历同期下降48.9%;节后自初六起日均旅客发送量超过100万人次,其中初十航班量较2019年同期降幅收窄至36.8%。 我们预计2022年民航春运旅客发送量将同比上升25%~37%至4500万~4800万,其中春运后10天随疫情平稳、冬奥进入尾声,单日客运量较2019年同期降幅有望收窄至20%左右。 我们判断Q1国内需求仍然偏弱,但在Q2疫情、大型活动等影响出清后,行业或复制2021年同期国内线需求快速反弹的趋势,航司基本面有望得到明显修复。 ▍辉瑞特效药进口注册获批进一步增强国际线开放预期,新一轮供给主导的航空周期或将启动。 2月11日辉瑞特效药Paxlovid进口获批,2月欧洲主要国家放宽防疫措施,病毒轻症化以及疫苗和特效药防治组合的有望落地或进一步加强国际线开放预期,我们判断国际线松动或在2022Q3。 1月上市航司共净引进1架飞机,我们预测B737Max复飞或在2022Q1,目前各航司因国际线经营的不确定性引进飞机的意愿偏弱,将根据经营情况通过调整退出或续租动态调整机队,我们认为不必过分担心B737Max带来的供给端的冲击。 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飞机引进增速或降至5%~6%,其中2022~23年或仅为2%~3%。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预计2019~25年旅客运输量CAGR将达5.9%,新一轮由供需格局主导的航空周期或将开启,或充分释放票价的市场化弹性,航司Beta进入兑现期。 ▍受疫情影响上市机场表现分化,美兰机场春节黄金周航班量同比提升62.1%,期待国门开放后机场的免税价值回归。 1月上市机场表现分化,深圳/首都机场受当地疫情波动影响,国内线旅客吞吐量环比下滑,较2019年同期下降51.8%/70.9%,白云/美兰机场国内旅客吞吐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33.8%/26.9%(美兰口径为总吞吐量)。 春节黄金周期间美兰机场航班量同比提升62.1%,受益出行政策较去年有所放松,赴岛旅游客流出现明显改善,较2019年农历同期-12.2%。 1月30日~2月5日海南省离岛免税销售额18.2亿元,同比(农历)提升约30%,预计美兰机场将受益于销售额的增长。 若2022Q3国际线迎来松动,出入境客流恢复有望带来机场免税价值回归,同时近期有税区高奢的引入有望打造流量变现的第二成长曲线。 不考虑资产整合,预计上海机场2025年整体净利润70~75亿,贴现至2022年对应目标价72元,强烈建议关注。 ▍风险因素:民航需求不及预期;油汇影响超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与免税经营商谈判不及预期;市内店政策分流超预期。 ▍投资策略:受益1月中下旬全国新增本土病例减少叠加春运启动,1月三大航国内线RPK环比增4.1%~12.6%。 2022年春运政策端注重精细化管控,我们预计春运期间民航发送量或同比增25%~37%。 Q1航司业绩或将受到需求偏弱以及高航油成本的双重压力,2月5日起国内航司开始征收燃油附加费有望对冲部分成本增量,料Q2需求或复制去年同期强劲反弹的趋势,航司有望迎来净利润亏损迅速收窄。 辉瑞特效药获批或进一步加强国际线开放预期,我们预计2022Q3国际线或迎来松动。 “十四五”运力增速或降至5%~6%,其中2022年或仅为2%~3%,若需求快速恢复将释放票价的市场化弹性,我们认为新一轮供需主导的航空周期或将开启。 同时国际线开放将推动机场免税价值的回归。 强烈建议关注或将受益于需求快速修复、2023~24年净利率或恢复至5%~10%周期高点的三大航,首推国航,关注股价回调带来的布局机会。 同时建议关注随航班量回升基本面修复的华夏航空。 上海机场重组后或迎来非航业务双向发展,虹桥优秀的有税区经营或带来公司流量变现的第二成长曲线,随国际线开放公司免税价值或回归,继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