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利元亨-688499-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从消费到动力,快速崛起的锂电设备供应商-220216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利元亨-688499-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从消费到动力,快速崛起的锂电设备供应商-220216.pdf
大小:177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利元亨-688499-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从消费到动力,快速崛起的锂电设备供应商-220216

中信证券-利元亨-688499-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从消费到动力,快速崛起的锂电设备供应商-22021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利元亨-688499-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从消费到动力,快速崛起的锂电设备供应商-220216(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利元亨-688499-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从消费到动力,快速崛起的锂电设备供应商-220216(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是优秀的锂电设备供应商,业务从消费锂电延伸至动力锂电领域,并成为蜂巢、比亚迪、宁德时代、ATL的重要设备供应商,同时公司在锂电领域可提供的设备从后道设备向前、中道延伸,并逐步从专机向整线演进。

考虑公司2021年锂电设备订单高增,我们预计公司2021/22/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7/8.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79/38/23倍PE。

考虑到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趋势以及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PE30X估值水平,目标市值240亿元,对应目标价27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概况:利元亨是行业领先的锂电设备供应商。

公司业务以锂电池领域设备为主,过去以消费锂电为主,2021年以来加速切入动力锂电领域。

目前公司已与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力神、中航锂电、欣旺达、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1Q1-3,公司实现收入16.6亿元,同比+71.41%;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71.36%。

▍行业趋势:1.消费锂电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软包锂电池成为趋势。

据GGII预测,全球消费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到2023年预计将达约95GWh,2018-23年复合增速约为7%,消费锂离子电池市场将维持稳定增长趋势。

由于软包锂电池具有外形超薄、容量更大、使用寿命长且安全性高的优势,消费锂电市场对软包锂电池的青睐程度持续上升。

2.动力锂电行业:下游需求高景气,拉动设备投资快速增长。

2021年新能源车行业需求爆发,引发动力电池产业扩产潮,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新能源车组预测,预计全球动力电池总产能将从2021年的747GWH增长到2025年的2042GWH,2021年到2025年累计新增产能约1550GWH。

动力电池快速扩产有望驱动锂电设备需求大爆发,我们预计全球动力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700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1470亿元,2021年到2025年累计设备投资总计5730亿元。

2021~2025年预计动力锂电设备市场规模CAGR约30%。

▍公司分析:从消费锂电向动力锂电市场延展,锂电设备向全链条覆盖延伸。

1.从消费锂电向动力锂电横向拓展:公司成立之初客户以消费锂电相关设备为主,2020年公司消费锂电收入占比约91%。

2021年以来,随着公司与蜂巢、宁德等动力电池客户深度合作,动力电池订单爆发式增长。

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总计获取了近50亿元动力锂电的订单,动力电池占锂电设备订单的比例约70%,动力锂电已成为公司主要锂电业务领域。

充足订单预示未来三年公司动力锂电业务将快速实现爆发式增长。

2.锂电设备向全链条覆盖延伸:公司产品最初以锂电后道检测设备为主,过去5年公司产品从后段向前中段扩展,目前基本覆盖了锂电池前中后段的所有工艺,包括中道核心的卷绕机、叠片机等,并逐步从专机向整线演进。

2022年1月公司公告拟发行9.5亿可转换债券,计划主要用于“锂电池前中段专机及整线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动力锂电池前中段的产能布局,保障动力锂电订单的高效交付。

▍风险因素:1.动力锂电设备产能扩张低于预期;2.锂电设备厂商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3.动力锂电行业增速放缓的风险;4.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订单交付周期变长的风险;5.公司规模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是优秀的锂电设备供应商,业务从消费锂电延伸至动力锂电领域,并成为蜂巢、比亚迪、宁德时代、ATL的重要设备供应商,同时公司在锂电领域可提供的设备从后道设备向前、中道延伸,并逐步从专机向整线演进。

考虑公司2021年锂电设备订单高增,我们预计公司2021/22/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7/8.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79/38/23倍PE。

考虑到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趋势以及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PE30X估值水平,目标市值240亿元,对应目标价27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