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证券-打新策略研究:22年首月打新收益观察暨21年打新总结-220212

《国元证券-打新策略研究:22年首月打新收益观察暨21年打新总结-220212(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元证券-打新策略研究:22年首月打新收益观察暨21年打新总结-220212(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要点:22年首月打新延续去年态势,收益表现相对一般2022年首月,新股募资规模创近年月度数据新高,主要系中国移动上市对募资总额影响较大,剔除该因素后新股发行规模及数量均处于一般水平;结合收益表现来看,根据1月份打新收益测算,以2亿规模为例,A类和C类投资者月度打新收益分别为90.03万元和37.73万元,月收益率相应为0.45%和0.19%,打新收益表现一般,低于去年月度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一方面,破发现象仍然存在,6只个股产生负向收益,拖累整体累计收益;另一方面,优质个股效应也有显现,2亿规模下C类投资者打新中晶科能源单只股票便贡献14.75万元的打新收益。 2021年打新战况再回顾:前高后低,趋于理性2021年见证了新规落地与北交所开市,是十分具有改革意义的一年,从全年的打新分析中可见,2021年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A股新股整体发行节奏加快,创历年以来IPO发行数量、募资规模历史新高,多数新股发行及上市初期表现良好;但在改革过程中,受询价新规的影响,下半年新股发行出现些许曲折,整体收益率较去年有所下滑,全年收益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 分版块来看,科创板与创业板平均收益率远超主板;分行业来看,机械设备、医药生物与电子行业是诸多行业中打新收益获取最高的领域。 “新规落地”,新股二级市场表现反馈明显(1)新股破发现象频现。 更加市场化的定价导致以往“抑价”发行从而获取稳定超额收益的环境已然不再,市场已不为“高价”买单,市场博弈与均衡机制更加有效,而随着定价中枢的提升,破发便更容易出现;(2)“新规”实施后新股首日涨跌幅均值明显下滑,科创板与创业板上市首日涨跌幅较新规前平均涨幅下滑七成;(3)打新中优质个股往往能够贡献较多的收益,结合往年“肉签”或优质个股的特征来看,较高的发行价或高额的发行量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打新收益。 新股发行改革影响深远,当下新股定价问题逐渐得到改善注册制改革给资本市场带来了结构性变化,增强了资本市场的覆盖面、包容性和吸引力。 证监会通过优化注册制新股发行定询价与承销制度,来构建发行人、主承销商与投资者买卖双方对等博弈的公平市场,也能使得更多优质成长型企业获得发展机会,增强投研能力,理性打新将是未来趋待关注的问题。 打新展望及收益率预测展望:从新股储备来看,注册制改革加速新股发行节奏,从发行数量及规模而言,新股储备充足,能够提供持续收益增量;从收益对比来看,收益率相较往年肯定会有所下滑,以往稳定的发行溢价收益已被弱化,但在此环境下,北交所发行效率高,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科创板+创业板发行节奏加快、中签率提升变化明显,也有望在渡过新规“适应期”后收益逐渐改善。 收益测算:在中性假设下,2022年外部环境及新股发行态势无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以2亿规模为例,A类与C类投资者年化打新收益为6.78%和4.33%;以C类投资者为例,5亿规模至1.5亿规模下中性假设收益率区间为[3.07%,4.55%]。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理论假设与现实环境差异所导致的预测偏差的风险;新股破发带来的负向收益对打新收益影响超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