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国际-1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社融增速的拐点已过,信贷结构仍需优化-220211

《浦银国际-1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社融增速的拐点已过,信贷结构仍需优化-2202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银国际-1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社融增速的拐点已过,信贷结构仍需优化-22021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社融增速回升超预期,边际宽松开启。 2022年1月,新增社融6.17万亿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5.19万亿元)和市场预期(5.40万亿元);社融存量升至320.1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0.5%,较前期回升0.2个百分点,存量增速为6个月以来新高,符合我们1个月前“社融增速的底部已过去”的观点(详情请见《12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四季度复苏显韧性,经济拐点不远》)。 新增社融同比多增9,816亿元,主要受表内信贷扩张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 2022年1月,新增本外币贷款约4.30万亿元,同比多增3,751亿元,贡献了约70%的新增社融。 受专项债提前下达的影响,2022年1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6,026亿元,同比多增3,589亿元,新增政府债券中约80.4%来自专项债融资(4,844亿元)。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非标融资规模有所恢复,2022年1月合计新增4,479亿元,其中:委托贷款新增42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80亿元,表外票据融资新增4,731亿元。 信贷扩张强劲,结构有所优化、但程度不高。 2022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3.58万亿元)和市场预期(3.70万亿元)。 强劲的信贷扩张主要来自企业端,居民中长期贷款有小幅改善。 2022年1月,中国央行时隔21个月首次下调5年期LPR,对房贷需求有所提振。 受此影响,当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7,424亿元,虽不及2021年同期(9,448亿元,历史单月最高值),但接近2020年同期(7,491亿元)。 2022年1月的企业端,新增票据融资1,788亿元(同比多增3,193亿元)、新增短期贷款1.01万亿元(同比多增4,345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2.10万亿元(同比多增600亿元)。 从新增融资规模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是当月信贷扩张的主要因素;但从同比角度来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仍偏短期,同比多增主要来自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这意味着企业融资仍较谨慎。 存款规模整体趋稳,财政净投放力度边际加大。 2022年1月,新增人民币存款3.83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与前期(9.3%)基本持平。 2022年1月,居民户存款规模上升5.41万亿元(同比多增3.9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规模下降1.40万亿元(同比多减2.35万亿元)。 居民户和非金融企业的存款规模反向趋势,大概率指向年初、节前的“存款转移”,即企业向员工发放薪酬、福利等,导致企业活期存款转向居民储蓄存款。 2022年1月,在政府债券融资回暖的背景下,财政存款规模仅上升5,849亿元,同比多减5,851亿元,显示财政净投放力度边际加大。 信贷扩张带动M2增速上升;高基数和“存款转移”导致M1增速大幅下降。 2022年1月,M2同比增长9.8%,高于市场预期(9.2%),较前期上升0.8个百分点。 M2的增速上升主要受信贷扩张的推动。 2022年1月,M1同比下跌1.9%,显著低于预期(同比增长3.2%),较前期下降5.4个百分点。 春节前“存款转移”导致企业活期存款(计入M1)转向居民储蓄存款(不计入M1),而春节错位使得今年1月M1增速大幅下降。 我们认为,M2和M1的增速背离为短期因素,春节过后2月的M1增速将出现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