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立讯精密-002475-重大事项点评:收购奇瑞控股等股权,进军整车ODM-220214

《中信证券-立讯精密-002475-重大事项点评:收购奇瑞控股等股权,进军整车ODM-22021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立讯精密-002475-重大事项点评:收购奇瑞控股等股权,进军整车ODM-22021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公告,(1)上市公司主体与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于芜湖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2)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与青岛五道口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购买其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交易完成后,立讯有限暂不对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构成控制。
▍参股奇瑞、建合资公司,为未来进军整车ODM打下良好基础,当前时点恰逢其时。当前,汽车电动化趋势确立,滑动底盘、压铸一体化成型等技术创新方兴未艾,未来汽车制造产业链解耦成为可能;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应用也使汽车电子化趋势明确,有利于手机产业链厂商更多参与智能汽车浪潮。加之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厂商纷纷入局造车,初期即使部分选择自建产线,但考虑到长期产线capex投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我们认为待后期汽车产业链进一步解耦、相关供应商能力成熟后,有望复制部分手机产业分工模式(即由车厂各自in—house生产,转向部分采用类似手机ODM或OEM方式生产)。这一趋势可参考功能手机发展历史,初期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均自建厂生产,但上世纪90年代就转为大规模外包生产,并带动手机产业链发展机遇。这一趋势未来有望在智能汽车产业链被复制,并重塑产业链格局。此外,据中汽协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2021年累计销售达到352万辆,同比+158%。我们预测2022年销量有望达550万辆,同比+57%。行业持续高景气下,立讯精密布局整车产业链恰逢其时。
▍公司具备进军整车制造基础,并能有效与原有业务形成互补。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围绕苹果深耕超10年,形成零组+模组+整机一体化布局。汽车也一直是公司重点战略方向,此前布局包括上市公司收购德国SUK、福建源光电装切入汽车电气以及智能网联,母公司层面收购德国TRW旗下车身控制系统事业部等。
公司亦有望通过此次和奇瑞等签订框架协议,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达到成为Tier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更好地为国内外大客户服务,做好整车制造夯实基础。考虑到2020年底起奇瑞和华为已有相关造车技术合作研发,及苹果未来造车的可能策略和合作伙伴选取,我们认为公司当前投资与原有业务良性互补,并可能为未来进军国内外客户整车OEM/ODM打下良好基础。
▍从零部件到整体,公司汽车业务新蓝海空间确认打开。目前公司汽车相关主要是车载零部件业务(以新能源乘用车高压连接线为例,单车价值量约2000元),未来通过和奇瑞的合资公司业务,如果进军整车ODM顺利,推测单车价值量有望大幅提升,具体金额尚待观察。
▍投资标的具备完备的整车制造能力,目前经营情况向好。以奇瑞汽车股份为例,2020年公司营收约286亿元,净利润为6.1亿元。从销量角度,2021年奇瑞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96万辆,同比+3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9.96万辆,我们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将持续强劲增长。整体来看,参股标的公司经营情况较过往已经大幅改善。
▍后续关注参股的三家标的具体的投资分配及估值。公告显示,立讯母公司以100.54亿元参股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母公司,业务包括汽车、金融、地产等)、奇瑞股份7.87%股权(主营汽车业务)、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主营新能源汽车)。但本次公告尚未明确对每家标的的具体投资金额,因此尚无法估算每家投资标的的投资估值,需进一步关注公司后续公告。
▍风险因素:投资交易进展不及预期;核心客户业绩不及预期;新业务整合能力弱;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消费电子龙头,围绕大客户持续实现品类扩张,从零组到模组再到整机,从消费电子到通讯、汽车,中短期业绩增长较为确定,中长期具备成长动力。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EPS预测1.07/1.50/2.11元,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围绕大客户在消费电子领域完善布局及历史估值水平,维持公司目标价53元(对应2022年PE=35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