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宽信用”信号更加明确,北向资金大举增配银行-220213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宽信用”信号更加明确,北向资金大举增配银行-220213(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宽信用”信号更加明确,北向资金大举增配银行-220213(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银行指数延续强势表现,南北向资金自年初以来大举增配银行板块。 本周A股银行指数上涨6.1%,跑赢沪深300指数5.28pct,各行业板块排名第10/30;上市银行标的全面收涨,兴业(+10.1%)、齐鲁(+8.3%)、厦门(+8.2%)、苏农(+8.2%)、平安(+8.0%)等涨幅居前。 年初以来,银行指数不断走升,同时录得较好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 截至本周收盘,银行指数已突破2021下半年箱体震荡的区间上沿。 同时,银行板块成交额显著增长,年初以来板块日均成交额215.37亿元,较上年12月日均水平大幅提升39.2%。 值得关注的是,本周及年初以来,南北向资金增持额最高的行业均为银行:北向资金年初以来大举加仓银行板块,本周持有银行板块市值进一步增加207.99亿元,持仓比例较上周提升0.81pct至8.91%,增持较多的有招行(+23.89亿元)、兴业(+14.50亿元)、交行(+3.74亿元)、工行(+3.61亿元)、中行(+3.35亿元)等,主要为优质股份及信贷投放形势较好的国有行;年初以来,增持较多的有招行(+87.02亿元)、兴业(+29.10亿元)、平安(+19.85亿元)、江苏(+13.51亿元)、宁波(+10.35亿元)、邮储(+9.32亿元)等,增持较多标的整体遵从了我们荐股的三条主线,即①前期受房地产冲击较为明显的优质股份行、②江浙等优质区域的地方法人银行、③在信贷投放中扮演“头雁”角色的国有行。 南向资金本周及年初以来增持最多的同样为银行板块,当前对H股银行持仓比例较上周提升0.60pct至20.09%,年初以来增持较多的有中银香港(本周+2.78亿元,年初以来+10.87亿元)、邮储银行(本周+0.27亿元,年初以来+6.42亿元)、汇丰控股(本周+4.59亿元)等。 现阶段,银行板块基本面稳健、股息率及估值性价比高,叠加美联储加息有望提振部分港股银行资产端收益率,建议关注H股银行板块投资机会。 节后第一周,支撑银行板块走强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强化。 我们在上期周报中提出,基本面有支撑、“宽信用”仍在途,叠加现阶段估值及机构持仓比例仍处相对低位,继续看好银行板块。 综合节后第一周基本面、交易面等边际变化来看,这些积极因素正得到进一步强化。 除前面提到的资金流向外,还体现在:1)1月金融数据超预期,市场期待“宽信用”政策进一步加码,银行板块表现具有持续性。 本周央行“超前”发布金融数据,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信贷增量创历史新高,信用投放“开门红”提振市场信心。 我们也看到,总量超预期的背后,仍有一定结构性问题,市场对“宽信用”政策进一步加码抱以期待。 未来一个阶段,“宽信用”将持续发力,有助市场形成连续预期。 2)多重数据交叉印证,上市银行基本面稳健扎实,优质银行有望“强者恒强”。 本周,银保监会发布4Q21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商业银行整体盈利增速季环比继续提升,国有行综合表现超预期。 结合此前19家上市银行业绩快报来看,2021年上市银行整体经营业绩稳中向好,优质银行“强者恒强”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上市银行将于3-4月发布年报,而信贷“开门红”和资金利率下行至低位,也使得1Q营收同比增速有望提升,将对股价形成较好支撑。 3)多措并举修复房地产融资形势,风险因素阶段性缓释。 本周监管部门发布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1月房地产开发贷较去年四季度月平均多增约2000亿元。 随着维稳政策进一步推出,房地产融资形势边际转暖,相关风险阶段性缓释。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房地产风险形势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