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证券-固收信用债周报:基建与地方债加码,城投是否更安全?-220213

《申港证券-固收信用债周报:基建与地方债加码,城投是否更安全?-220213(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固收信用债周报:基建与地方债加码,城投是否更安全?-220213(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摘要:每周一谈:超前基建与地方债加码,城投是否更安全?自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超前开展基建以来,监管层已经连续多次在重要会议和公开场合重申超前开展基建。 这说明高层对2022年基建投资高度重视。 在消费疲弱、出口不确定性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通过相对可控的基建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具有更高的可行性。 同时,在全国各地陆续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地将超前开展基建作为2022年工作任务,并设置了定量指标。 与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基建推动向匹配的是2022年以来地方债发行节奏提速。 我们观察到今年以来发行节奏回归2020年以前风格,且专项债券占比较高,再融资债券中73%对募集资金用途进行了调整,使其可以用于置换隐性债务。 地方债与城投债融资形成互补。 我们认为,地方债增量发行并未对城投债融资产生挤出效应,而是形成了一定互补。 2021年1月份全国城投债融资规模达到6,389亿元,规模上高于今年1月份的5,893亿元,但地方债发行规模则仅有今年1月份的50%左右。 若从对基建项目资金投放的角度来看,2022年明显更优。 绝大多数省份保留了充足的后续发力空间。 我们以2021年各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作为地区财力估算值(暂不考虑转移支付收入),考察1月份各地区地方债新增部分与城投债发行规模之和的比值。 全国31个地区中,23个地区的财力覆盖倍数在10倍以上。 即各地方仍有足够的财力空间在后续季度持续发力进行基建投资。 需要注意的是,云南省财力覆盖倍数仅有4.49倍,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结合当前高层对基建发力的连续表态和实际存在的资金投放,我们仍然维持2021年下半年以来对城投平台的观点。 即在“十四五”期间,存在重要基建任务的区域内的核心城投平台仍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2022年内则安全性更高。 这也使得下沉资质寻找超额收益存在较大可能性。 风险提示:各地方预算数据后续调整;相关政策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