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房地产行业流动性跟踪报告(2022年1月):2022开年市场流动性充裕,房企境内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20213

上传日期:2022-02-13 19:52:23 / 研报作者:何缅南2020年水晶球房地产 最佳分析师第4名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房地产行业流动性跟踪报告(2022年1月):2022开年市场流动性充裕,房企境内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20213.pdf
大小:71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房地产行业流动性跟踪报告(2022年1月):2022开年市场流动性充裕,房企境内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20213

光大证券-房地产行业流动性跟踪报告(2022年1月):2022开年市场流动性充裕,房企境内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20213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房地产行业流动性跟踪报告(2022年1月):2022开年市场流动性充裕,房企境内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20213(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房地产行业流动性跟踪报告(2022年1月):2022开年市场流动性充裕,房企境内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20213(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需求侧: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单月新高,企业部门同比多增8100亿元,居民新增信贷连续两月同比为负2022年1月新增居民短贷1,006亿元,同比-69.3%(21年12月-86.3%),环比+540.8%(21年12月-89.7%)。

2022年1月新增居民中长贷7,424亿元,同比-21.4%(21年12月-19.0%),连续2个月同比为负,环比+108.7%。

2022年2月10日,据财联社消息,全国性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已于近日制定出台。

该管理办法明确,预售资金额度监管为“重点额度监管”。

此次新办法出台增强了商品房预售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对此前部分地方预售资金监管过严的做法也起到了纠偏作用,有利于改善行业基本面、提振投资者信心,房企流动性紧张局面将得到一定缓解。

供给侧:1月境内发债规模缩减,海外债一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2022年1月,房企境内外单月合计发债469亿元,环比+2.9%(21年12月-6.5%),同比-71.3%(21年12月-39.0%),单月净融资-418亿元(21年12月-283亿元);境内债发行额较21年12月有所减少,环比-24.9%至325亿元,单月净融资-181亿元。

1月海外债一级市场发行出现回暖迹象,房企海外债单月发行144亿元,环比增加525.4%(21年12月-61.2%),同比下降82.5%(21年12月-84.8%),单月净融资额约-237亿元(21年12月为-127亿元)。

2022年1月,房地产集合信托成立金额约65亿元,同比下降89.4%,占单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的比重为7.3%,较21年12月有所下降。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对地产行业的收并购融资支持已陆续落地,鼓励大型优质房企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出险企业房地产项目的兼并收购。

房企境内融资环境继续得到改善,1月高资质房企发债利率总体较前期有所下降,但受市场信心尚未全面修复等因素影响,1月房企境内融资依旧呈现疲软态势;境外融资环境略有改善,中资美元地产债发行额在今年1月中下旬有所回升迎来小幅反弹。

投资建议:2021年9月24日央行定调“两维护”,10月15日释疑“α风险”暴露和“β系数”健康稳定;12月20日央行明确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恒大等房企的“α风险”修复进入执行阶段。

2021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行业流动性持续修复,开发贷和按揭贷持续回暖;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2万亿元,对“杠杆稳健型”民企地产更为利好;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房住不炒”再提“因城施策”;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意见已出台,结构性纠偏促进稳增长;我们认为部分区域的购房限制措施将逐步退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支持居民合理购房需求。

2022年开年,房地产板块迎来“开门红”,优质龙头房企表现出色;截至2月11日收盘,万科A上涨10.77%,万科企业上涨19.98%,中国海外发展上涨34.62%,中国金茂上涨32.22%;我们认为随着2022年一季度降息的如约而至,居民改善型住房按揭贷款的信贷投放有望得到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对优质龙头房企的关注度和信心将进一步提升。

重点推荐万科A/万科企业、保利发展、中国金茂、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新城控股;建议关注金地集团、招商蛇口、龙湖集团、越秀地产。

风险分析:新冠疫情、经济结构调整、中美贸易摩擦或导致国内部分行业发展和就业情况不及预期,进而影响居民收入和信贷扩张;房企“三道红线”叠加债务集中偿还期,部分房企出现信用违约的风险加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