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社融、专项债迎开门红,持续看好稳增长链条机会-220212

《中泰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社融、专项债迎开门红,持续看好稳增长链条机会-220212(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社融、专项债迎开门红,持续看好稳增长链条机会-220212(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重点事件:1)社融、专项债迎开门红:据央行初步统计,1月社融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同比多增9842亿,单月社融增量创历史新高;1月发行地方债6989亿,同比增3365亿(专项债占比69.3%)。 2)管网、水利受益稳增长力度加码:近期,监管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在前期报送项目资金需求基础上补报一批专项债项目,城市管网建设、水利等领域为补报重点。 3)预售资金监管明晰,房企现金流有望改善:据财联社,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已于近日出台,对预售资金监管额度、使用条件予以明确,办法在继续加强预售资金账户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预售资金使用灵活性。 4)水泥行业深度竞合成趋势:天山股份2月9日披露定增结果,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子公司及上峰水泥子公司分别获配10/5/3亿,成为公司第3/6/10大股东。 5)中国巨石持续推进国际化及产品结构优化:近日,公司公告终止印度10万吨玻纤建设项目,改由在埃及新建年产12万吨玻纤池窑拉丝产线,同时拟在成都投建年产15万吨玻纤短切原丝项目。 本周观点:社融、专项债迎开门红,继续推荐稳增长链标的;地产边际回暖,全年品牌建材机会值得期待。 社融增速超预期,项目/专项债均加速落实,基建有望发力稳增长,重视水泥、减水剂、管材、防水等基建占比高行业的投资机会。 1)水泥短期看稳增长预期升温下板块超额收益凸显,22年行业景气韧性高,中长期看产业整合+延伸。 2)减水剂看基建拉动+毛利率抬升+功能性材料打开成长空间。 3)浮法玻璃价格强势上行,我们判断主要由于下游贸易商补库需求释放,后续在需求韧性延续下,价格望保持较好弹性;光伏玻璃周期底部或有价格弹性,重点推荐传统玻璃往光伏玻璃领域拓展带来的盈利弹性和长期成长性。 4)全年看好品牌建材和新材料投资机会。 地产方面,政策边际放松+需求增加非地产商为主体的保障房等,地产链需求有望逐步回暖。 我们认为地产预期底对应品牌建材估值底(参照14/18年复盘),22年品牌建材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修复值得期待,龙头确定性高。 5)新材料领域,碳纤维/高纯石英砂/电子盖板玻璃迎来需求高增+国产替代共振的产业机会,UTG迎需求爆发。 6)玻纤周期弱化,粗纱景气有望延续,电子布价格中枢回落。 稳增长预期升温下,水泥板块配置性价比凸出。 本周我们发布了深度报告《水泥:复盘历次稳增长周期板块走势,当前配置性价比突出》,我们通过复盘发现每一轮稳增长政策定调及数据空窗期水泥板块均能够实现10%左右超额收益,经济数据验证期呈震荡走势,基本面验证期与业绩相关度高。 当前是稳增长定调后重要布局时点,预期升温下水泥板块望持续受益。 另外基本面亦会有较好支撑决定其延续性:我们认为22年需求虽有小个位数下滑,但预计仍旧维持在20亿吨以上高位平台期,需求收缩下企业供给协同意愿有望提高,且煤价中枢预计相比2021年有所下移,行业整合加速促进格局优化,龙头企业积极布局骨料、商混等市场贡献成长性,估值低位下性价比凸显。 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节前继续小幅回落,跌幅为0.3%。 价格下调地区主要是江西、四川和广东湛江,幅度20元/吨;长三角沿江地区水泥熟料价格上调30元/吨。 春节过后第一周,国内水泥市场需求受淡季因素以及持续雨雪天气影响,市场需求尚未启动,仅有少量袋装备货需求,工程和搅拌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绝大多数水泥企业执行错峰生产和停产检修。 预计正月十五过后,随着建筑工程和搅拌站陆续复工,水泥需求也将会逐步启动。 全国库容比66.6%,环比+4.4pct,同比+11.0pct;出货率为4.13%,环比-7.5pct,同比-13.1pct。 重点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塔牌集团,建议重点关注上峰水泥、中国建材、万年青。 持续重点推荐国内混凝土减水剂行业龙头苏博特。 苏博特推荐逻辑:公司产能规划清晰,未来3年有望持续增长,市占率不断提升;原材料环氧乙烷价格低位运行,9月底公司提价逐步落地,22年毛利率或有明显提升;公司功能性材料(如抗裂防渗剂、风电灌浆料等)保持高增,有望成长为外加剂平台型企业。 建筑玻璃节后下游补货推动价格走强;光伏玻璃周期底部或有价格弹性。 本周周末浮法玻璃均价2170元/吨(环比+72,同比+26);周末库存4342万重箱(环比+832,同比+1533);在产玻璃产能为174375t/d(环比-600)。 节前加工厂备货较少,叠加部分贸易商节后继续补货,浮法厂产销快速恢复至放量状态,推动价格走强。 我们认为在地产“保交付”下,玻璃需求韧性有望维持。 供给端,考虑到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后续新增产能有限;此外,目前在产产线中,8-10年/10年以上窑龄产能占比分别为14.1%/14.5%,高龄产线冷修或带来供给收缩。 目前玻璃价格和成本接近,在原材料/能源成本高企下,厂商挺价意愿较强,玻璃价格有望继续回暖。 光伏玻璃方面,本周周末3.2mm镀膜主流报价25元/平(环比持平,同比-40%);在产产能41210t/d(环比持平,同比+25%)。 对于光伏玻璃,在能耗双控下新增供给或少于预期,产业周期底部价格或有向上弹性。 看好传统玻璃企业在光伏玻璃领域的收入占比提升+成本竞争力。 持续重点推荐旗滨集团,建议关注南玻A、金晶科技、信义玻璃、洛阳玻璃等。 品牌建材:预期底对应估值低,B端品牌建材企业迎轻装上阵。 1)21Q4以来,“地产政策底+广义房产市场(保障房等)”+信用风险落地+原材料价格趋稳回落,品牌建材预期底确立。 2)从14和18年复盘来看,地产预期底对应品牌建材估值底。 3)龙头企业在行业压力期增强竞争力和凸显成长性(品类扩张和应用拓展),21年主要企业信用减值均已落地,22年望迎业绩和估值修复共振。 品牌建材龙头企业在品牌/渠道/成本/资金等方面均具备优势,不论从竞争力还是成长性来看,都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并且在筑底过程中率先突出重围夺取领先身位,积极布局龙头,我们推荐北新建材、东方雨虹、坚朗五金、科顺股份、公元股份、蒙娜丽莎、伟星新材、三棵树、东鹏控股、王力安防、亚士创能,建议关注中国联塑、凯伦股份、帝欧家居。 新材料领域:1)碳纤维景气延续:本周周末碳纤维市场均价为18.7万元/吨(环比持平,同比+4.7),大丝束均价14.7万元/吨(环比持平,同比+2.2),小丝束均价22.5万元/吨(环比持平,同比+7.0);周末碳纤维工厂库存为12吨(环比-1,同比-13)。 原料丙烯腈市场弱稳运行,原丝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我们认为民用碳纤维行业的投资逻辑不只在需求高增(风、光、氢等),更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下龙头抓住机遇实现追赶之后,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成本优势,实现“国产替代”和超越的历史机遇。 高技术、工艺和资金壁垒下,得“原丝”者得天下。 中长期看,参考玻纤,行业渗透率提升或依赖以“价格”换“需求”。 我们建议关注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拟上市)、光威复材、原丝龙头吉林碳谷、吉林化纤、中简科技、恒神股份;碳纤维设备厂商精功科技;下游复合材料厂商中材科技、金博股份、天宜上佳、宏发新材等。 2)对于石英玻璃行业,受益光伏装机量增长/光伏电池P型转N型,高纯石英砂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端新增或有限,供需有望保持紧平衡;半导体、军工用石英材料需求景气向上,资质认证壁垒高,龙头企业有望持续提升市占率,重点推荐石英股份和菲利华。 3)电子盖板玻璃:国内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并通过下游认证,在国产手机渗透率提升+保障供应链安全下,国产替代加速进行,建议关注实现电子盖板技术迭代突破并完成下游手机厂商验证的南玻A。 4)UTG:折叠屏手机渗透加速+替代CPI趋势明显,需求迎爆发;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企业受益,建议关注实现UTG量产出货的凯盛科技。 玻纤:行业周期弱化,景气有望延续。 本周缠绕直接纱2400tex均价610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367);电子纱G75均价11250元/吨(环比-1000,同比+1600);电子布主流报价4.5元/米上下(环比-0.8)。 我们预计22年行业新增产能有限,粗纱/电子纱分别约42/10万吨,且产线投产时间更为分散,我们预计22Q1-22Q4边际新增产能分别为1.7/1.7/3.3/1.3万吨/季,产生的冲击相对更为温和。 我们预计22年全球玻纤有效产能/需求分别为936/943万吨,供需紧平衡,库存低位下,价格景气有望延续。 玻纤能源成本占比约20%,能耗仍偏高,能耗双控下,行业新增产能难度增加,且落地节奏不确定性提升。 我们认为新增产能仍将以头部企业为主,行业格局有望继续优化。 龙头具备成本、技术等核心竞争力且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将一定程度上对冲周期性,玻纤行业龙头不管是从市占率提升还是从成本持续下降角度,竞争力均明显增强,我们预计下一轮底部龙头盈利较历史有望大幅提升,我们持续重点推荐玻纤龙头中国巨石、中材科技、长海股份(产能扩张规划清晰,成长性逐步兑现,产业链一体化抗风险能力强)、山东玻纤。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需求低于预期;产能新增过多;资金周转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