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6期(总第699期):估值效应拖累1月外储走势,经济基本面继续发挥稳定效应-220211

上传日期:2022-02-11 14:09:24 / 研报作者:王有鑫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6期(总第699期):估值效应拖累1月外储走势,经济基本面继续发挥稳定效应-220211.pdf
大小:29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6期(总第699期):估值效应拖累1月外储走势,经济基本面继续发挥稳定效应-220211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6期(总第699期):估值效应拖累1月外储走势,经济基本面继续发挥稳定效应-220211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6期(总第699期):估值效应拖累1月外储走势,经济基本面继续发挥稳定效应-2202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6期(总第699期):估值效应拖累1月外储走势,经济基本面继续发挥稳定效应-22021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2022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216.3亿美元,较2021年底下降285.3亿美元,环比下降0.88%,改变了之前三个月连续上涨态势,走势基本平稳,双向波动特征明显。

主要关注点如下:第一,估值效应是导致1月外储下滑的主因,更多体现了账面价格变化。

外汇储备余额变化通常可由估值效应和交易行为变化解释,前者主要包括外储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和主要持有货币的汇率波动,后者主要包括企业和居民的结售汇行为,以及境外非居民的跨境资本流入规模。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构成并未公布,不过结合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库中的占比可以进行近似估算。

1月,美元指数涨幅为0.69%,非美货币普遍贬值,欧元、日元、英镑兑美元分别贬值1.2%、0.26%和0.62%,汇率变动导致的估值效应大约使外储下降75亿美元左右。

从外储投资资产价格变化看,当前我国持有的美债规模约为1.08万亿美元。

1月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背景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提升27个基点,美债遭遇大幅度抛售,债券价格明显下跌。

此外,随着美债收益率走高,美股出现回调,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三大股指平均下跌5.85%。

欧债和欧股等金融资产价格也出现幅度不一的下跌,我国外储投资的金融资产出现账面浮亏。

第二,交易行为继续发挥稳定外汇储备走势的积极作用。

从外汇收入角度看,受益于我国稳定高效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我国外贸订单和贸易顺差保持在高位,2021年四季度贸易顺差月度均值较三季度增加229.2亿美元。

随着海外疫情再度蔓延,2022年1月我国贸易顺差仍将处于较高点位。

金融账户下跨境资本继续保持净流入,境外资本不断增配人民币资产,1月陆股通项下跨境资本净流入规模约为26.4亿美元。

从支出或外汇需求角度看,随着人民币保持相对强势,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上升,购汇意愿下降。

2021年12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516.7亿美元,较前一个月增加244.8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536.6亿美元,环比增加61.9%;用银行客户购汇与涉外外汇支出之比衡量的购汇率为62.8%,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企业和居民购汇意愿下降。

因此,从交易行为角度看,外汇供需形势不断改善。

第三,年内外储将维持双向波动态势。

从积极方面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GDP增速在主要国家中位居前列,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运转,出口贸易保持较快增速,贸易顺差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金融市场开放稳步推进,国内稳定的经济基本面、较高的资产回报率、日益深化和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不断健全的产权保护机制,将使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和投资属性进一步增强,将吸引跨境资本不断流入,继续发挥稳定外汇储备的作用。

从波动因素看,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预期不断升温,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美股波动回调,美元指数大概率继续上行,短期估值效应可能继续对外储带来拖累。

全球流动性和跨境资本流动方向可能在美联储加息的特殊时点发生较大波动,对个别月份数据带来影响。

不过,考虑到估值效应是账面浮亏浮盈变化,随着市场形势改善,估值效应将逐渐收敛,短期波动不会影响长期走势,经济基本面仍是决定外储的关键因素。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