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城投政策边际收紧,化债与转型持续推进-220210

《中诚信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城投政策边际收紧,化债与转型持续推进-220210(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城投政策边际收紧,化债与转型持续推进-220210(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以来,城投监管政策继续延续隐性债务“控增化存”的导向,但执行力度显著加强,城投企业融资渠道全面收紧,特殊再融资债券扩容发力,隐性债务显性化成当前化债主流。 短期内,“政府站台”有助于维护区域融资环境,长期看,债务化解及平台转型仍是根本要点2021年以来,城投监管政策继续延续隐性债务“控增化存”的导向,但随着新冠疫情基本控制,财政及货币政策逐步向常态化回归,加之2020年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使得城投企业债务规模快速攀升,与“开前门、堵后门”的方针相背离,城投监管环境边际收紧,银行贷款、直融和非标三大融资渠道全面收紧,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021年以来,特殊再融资债券扩容,隐性债务显性化成为全年最主流的化债方式,加之15号文进一步规范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地方隐性债务置换,严禁虚假化债,隐性债务实质性化解力度有所加强。 后疫情时代,伴随经济逐步修复,允许地方融资平台破产重整或清算被频繁提及,城投转型势在必行;多地设立信用保障基金,压实领导责任制,召开“恳谈会”,彰显了政府对于债券偿付和改善区域融资环境的重视,维护地方国企信用,助力国企债券风险化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决心。 展望2022年,稳增长背景下,隐性债务“控增化存”的政策导向不会变,城投企业转型势在必行,防风险要求下债务化解政策回归常态,债务风险处置工作将持续推进;监管政策延续收紧态势,“化隐债、控存量、限增量”债务管控基调下,城投企业融资压力、隐性债务实质性化解力度、企业转型风险等仍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