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诚-2021年信用利差和信用风险回顾与2022年展望:利差低位分化延续,信用风险整体可控-220210

《东方金诚-2021年信用利差和信用风险回顾与2022年展望:利差低位分化延续,信用风险整体可控-22021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金诚-2021年信用利差和信用风险回顾与2022年展望:利差低位分化延续,信用风险整体可控-220210(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2021年信用环境整体偏紧,但货币政策稳中偏松,叠加机构资产荒持续演绎,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利差多数压缩。 一方面,信用债收益率整体进入3%时代,处于历史极低水平;另一方面,信用分化加剧:AA-级和5年期信用债利差压缩相对较少,等级利差和期限利差走阔,同时行业和区域利差进一步分化。 2021年新增违约主体数量创2018年以来新低,地方国有企业违约显著减少;信用风险更多表现为展期增加、负面评级行动大幅增加,以及资管产品全面净值化背景下估值的分化和波动加剧。 展望2022年,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货币信用环境趋向宽松,但政策仍强调“不搞大水漫灌”,预计相较前几轮稳增长,2022年货币信用宽松程度或相对有限,叠加全面净值化转型下机构风险偏好下行,信用分化加深的局面将持续。 2022年信用债违约风险整体可控,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下行,但负面评级行动、债券展期、估值大幅波动等表征的广义信用风险可能保持高位。 2022年城投债整体融资环境边际改善,但区域净融资、利差分化的局面将持续。 城投公募债违约可能性仍小,但需警惕私募债展期、非标违约等对于区域债券估值的扰动。 房企融资“政策底”已现,但经营底和市场底出现仍需时日。 民营地产债出清尚未结束,房地产仍是2022年信用风险最大的行业。 2022年其他行业产业债分化将持续:上游行业景气度较高,过剩产能债融资已从永煤违约的影响中修复;双碳目标下,中游制造将面临长期成本上升压力,但政策对中游制造支持力度较大,行业融资环境有望继续改善;下游行业需警惕地产下行超预期导致的风险传导,地产下游及农林牧渔、纺织服装等景气度较差的行业信用风险可能上升。 信用债策略展望:上半年利率走高风险不大,中高等级信用债可适当拉长久期,资金面易松难紧,可保持适度杠杆;下半年若地产企稳,货币政策可能重回中性,需压缩杠杆和久期防范估值波动。 区域和行业策略方面,建议城投和过剩产能债短久期适度下沉、地产债寻求“错杀”机会、其他行业可挖掘“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支持产业龙头国企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