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电气设备行业:造车新势力月销过万,光伏组件价格提升到2元-211010

《太平洋证券-电气设备行业:造车新势力月销过万,光伏组件价格提升到2元-211010(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电气设备行业:造车新势力月销过万,光伏组件价格提升到2元-211010(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观点:新能源车方面,销量持续高增。 近期造车新势力公布9月销量,蔚来、小鹏均首次实现月销过万。 另外比亚迪9月新能源车销量超过7万辆,也是创历史新高。 在消费端的推动下,汽车加速电动化。 光伏方面,产业链价格继续上涨。 由于工业硅的限产以及惜售让价格快速飙涨,大大垫高多晶硅材料成本,市场上陆续传出每公斤230-260元人民币间的高报价。 另外EVA、背板短缺加剧,组件成本不断增加。 从近期开标价格来看,大尺寸组件价格也提升到2元/W以上。 此外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我们认为政策上在双控的同时给新能源的发展留了空间并且在逐步纠偏。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 近期造车新势力公布9月销量,蔚来、小鹏均首次实现月销过万。 另外比亚迪9月新能源车销量超过7万辆,也是创历史新高。 在消费端的推动下,汽车加速电动化。 建议关注,动力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正极: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德方纳米、中伟股份、格林美等;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等;负极:璞泰来、中科电气、翔丰华等;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多氟多等;辅材:天奈科技、科达利等。 新能源发电:光伏方面,产业链价格继续上涨,由于工业硅的限产以及惜售让价格快速飙涨,大大垫高多晶硅材料成本,市场上陆续传出每公斤230-260元人民币间的高报价。 因此本次突如其来的飙涨也给刚进入安装旺季的光伏市场带来一记重击,上下游步调大乱,10-12月的工作节奏无法明朗。 在十一国庆节前的最后一天,单晶硅片龙头厂家中环再次公布大幅调涨,上涨幅度等同于垫高电池片每瓦0.077-0.086元人民币的成本。 电池片方面,近期电池片厂家调降9月底至10月的开工率,预期10月整体电池片开工率将回到先前50-70%低迷的情况。 10月9日晚间,通威官网公告更新了10月太阳能电池片指导价,单晶166电池和210电池片价格均上涨至1.12元/W,组件端也因能耗限电的影响,EVA、背板短缺加剧,各项辅材料与中上游供应链价格持续上扬使得组件成本不断增加,国庆期间工厂放假的一线厂家不在少数,连带影响组件厂家9月下旬开始至10月的开工率,部分一线组件厂家相对原先计划产出下调15-20%,二三线厂家因物料成本与采购不易、开工率也逐渐萎缩,从近期开标价格来看,大尺寸组件价格也提升到2元/W以上,价格博弈依旧。 消息方面,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这将缓解工业硅限产造成的供给紧张局面,有利于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政策上在双控的同时给新能源的发展留了空间并且在逐步纠偏,依然看好光伏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 建议关注组件一体化公司: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等,硅料:通威股份等,硅片:中环股份、京运通、上机数控等,逆变器:阳光电源等,光伏玻璃:福莱特等,胶膜:福斯特、海优新材等。 1-8月,全国新增风电装机1463万千瓦,同比增长459万千瓦,陆上抢装结束后风电强劲的生命力得到佐证,在原材料成本上升叠加招标价格下行背景下,风机龙头H1业绩普遍高增,毛利率稳中有升,大型化趋势下,风机单位功率的重量减小给零部件采购成本带来节约且供应链国产化持续推动降本。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风能开发座谈会上,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在“三北”地区优化风电基地化规范化开发,在中东南地区重点推进风电就地就近开发,特别在广大农村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同时在风能资源优质地区有序实施老旧风电场升级改造。 需求提振下,风电中长期装机预期提升,风电板块估值迎修复,建议关注优质风电零部件企业及整机龙头。 持续看好风机大型化及海上风电的投资机会,关注标的:明阳智能、中材科技、东方电缆、金雷股份、禾望电气。 工控储能:9月制造业PMI为49.6%,低于上月0.5pct,降至临界点以下,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石化、化纤橡塑、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供需回落明显,“双限”拖累显现。 但从景气面看,在21个行业中有12个高于临界点,比上月增加2个,制造业多数行业较上月有所扩张,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4.0%,高于上月0.3pct,高技术制造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推荐行业龙头:汇川技术,看好公司“双王战略”的持续推进。 8月10日,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鼓励发电企业自建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 为鼓励发电企业市场化参与调峰资源建设,超过电网企业保障性并网以外的规模初期按照功率15%的挂钩比例(时长4小时以上)配建调峰能力,按照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建的优先并网。 我们认为2021年将成为储能商业化的转折点,建议关注磷酸铁锂细分领域及PCS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能源汽车政策不及预期、电改不及预期、新能源政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