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2期(总第695期):全面部署金融标准化发展工作,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220209

上传日期:2022-02-09 10:04:23 / 研报作者:邱亦霖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2期(总第695期):全面部署金融标准化发展工作,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220209.pdf
大小:15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2期(总第695期):全面部署金融标准化发展工作,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220209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2期(总第695期):全面部署金融标准化发展工作,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220209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2期(总第695期):全面部署金融标准化发展工作,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220209(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32期(总第695期):全面部署金融标准化发展工作,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220209(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为更好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基础性制度,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主要关注点如下:第一,《规划》的出台沿袭了此前的工作思路,是“十四五”时期推动金融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业标准化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对现代金融体系治理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国适应新时代金融发展需要的新型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另据《中国金融标准检测认证白皮书(2020)》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16日,现行有效的金融行业国家标准有65项,行业标准278项,团体标准39项,企业标准4194项。

金融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有效提升了对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推动了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较好支持了金融业开放发展。

在此背景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多部委联合出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金融标准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继续承接金融业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

第二,《规划》明确了七方面重点工作内容,将推动金融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整体看,《规划》内容详实全面,充分考虑了金融发展各方面要求,主要包含七大方面:一是标准化辅助现代金融管理。

重点是通过优化和完善风险防控、综合统计和消费者保护等标准建设,更好为监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二是标准化助力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包括对金融基础设施、证券期货、黄金市场和保险市场等的标准建设,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三是标准化支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包括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产业链金融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为特色化金融业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是标准化引领金融业数字生态建设。

包括金融科技、金融数据、金融信息基础设施、金融网络安全、金融业信息化等标准建设,助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及金融安全工作开展。

五是深化金融标准化高水平开放。

通过对先进金融国际标准转化应用,更好参与金融国际标准化活动,助力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

六是推动金融标准化改革创新。

包括优化金融标准供给结构,强化金融标准实施应用,培育金融标准化服务业,推动金融标准检测认证协同发展等内容,推动金融标准化改革创新工作持续开展。

七是夯实金融标准化发展基础。

包括优化金融标准化运行机制,提升金融机构标准化能力,推动金融标准化工作数字化转型,加强金融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基础性内容。

第三,《规划》以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一方面,按照《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到2035年,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金融标准化工作格局将全面形成,通过标准化提升金融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服务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标准化在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与现代金融体系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

随着金融标准化等基础性制度建设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提升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强化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助力打造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