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经济热点回顾(2021年7月)2021年第01期,总第01期-211011

《中诚信国际-经济热点回顾(2021年7月)2021年第01期,总第01期-21101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经济热点回顾(2021年7月)2021年第01期,总第01期-211011(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经济热点扫描新冠疫情再添变数7月份在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的冲击下,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确诊未能延续连续两个月的下降趋势,单月新增1566万例,较6月多增419万例,截至7月31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1.99亿例。 全球新冠疫苗每百人接种量达53.16剂次,较6月底增加13.47剂次。 7月6日,金融委召开会议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的重点问题。 会议指出要加强对金融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问题研究;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金融风险防控处置机制。 7月7日,国常会决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7月9日,央行宣布降准在国常会决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后,央行即宣布将于7月15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之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央行操作力度和反应速度均超出市场预期。 此次降准或是出于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外部发展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下,为中下游企业纾困、缓解其经营压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考虑;另一方面,用降准+MLF的方式来弥补下半年MLF到期、税期高峰等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资金占比,同时通过金融机构传导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为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了空间。 7月9日,金融数据超预期7月9日,央行与统计局分别发布了金融数据和进出口数据。 从金融数据来看,6月份社融规模3.6万亿,超过市场预期,表内融资和政府债券出现了较大的回升,带动了整个社融规模上升,表外融资有下降趋势。 今年的社会总资规模比去年同期少量增加。 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同比与M2同比有所增加,M2同比增长速度略快,但是M2的增幅与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幅相差不大。 7月9日,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CPI下行6月CPI同比上涨1.1%,较前值下降0.2个百分点。 剔除能源与食品的核心CPI为0.9%,与上月持平。 CPI总体平稳,新涨价因素为0.3%,翘尾影响约为0.8%。 为应对近期快速攀升的上游价格及通胀预期,发改委等部门及时出台了相应的保供应稳价格政策,6月PPI同比较前值下降0.2个百分点至8.8%,后续PPI或将延续下行。 7月10日,二十国集团同意继续推进全球税制改革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7月10日结束了为期两天的会议。 各国代表讨论了全球经济和健康、促进经济复苏、向绿色可持续经济和社会过渡等问题,同意继续推进全球税制改革,以便为跨国企业设定全球最低税率。 7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进出口数据6月出口同比增长32.2%,进口同比增长36.7%,单月贸易顺差持续走高至515.3亿美元。 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季节因素,6月进出口好于预期,对未来不必过于悲观。 7月13日,美国6月CPI持续攀升美国劳工部13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创下2008年6月以来最大环比上涨幅度,同比激增5.4%。 同期,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涨幅达4.5%,是1991年11月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 供应链尚未完全复苏及市场需求快速上升是加剧6月通胀压力的主要推手。 7月16日,统计局发布我国上半年经济数据2021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达12.7%,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两年复合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至5.5%。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复合增长7.0%,显著超过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速6%左右的水平;投资同比增长12.6%,两年复合增长4.4%,弱于疫情前6%左右的水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0%,两年复合增长4.4%,扣除价格因素后两年复合增速为3.2%,显著低于疫情前8%以上的常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