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港股基金2021年四季报分析报告:持续磨底坚守港股, 加仓互联绿电减持医药-220207

《国金证券-港股基金2021年四季报分析报告:持续磨底坚守港股, 加仓互联绿电减持医药-220207(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港股基金2021年四季报分析报告:持续磨底坚守港股, 加仓互联绿电减持医药-220207(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基本结论本报告定义“港股投资基金”为侧重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包括港股通基金、港股QDII基金;并进一步将港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50%划为“高港股仓位基金”;港股占比30%~50%为“区域平衡类基金”。 据2021年四季报,符合本报告定义的港股投资基金共161只,总规模3036亿元。 其中“港股通-高港股仓位”66只,规模745亿;“港股通-区域平衡类”58只,规模1746亿。 “港股QDII-高港股仓位”30只,规模272亿;“港股QDII-区域平衡类”7只,规模272亿。 基金数量规模减幅趋缓:因港股2021年四季度跌幅收窄,参与港股投资的基金数量逐季减少但跌幅趋缓,由三季度177只降至四季度161只。 规模方面,161只港股投资基金四季度规模3036亿元,环比三季度规模(177只总规模3391亿元)下降10%,环比相同样本的三季度规模(161只总规模3110亿元)仅略减2.38%。 仓位微降:多数港股投资基金2021年四季度并未进一步减仓,而是选择坚守港股,161只基金四季度持有港股总市值1502亿元,甚至较相同样本三季度的1467亿元有小幅增加;四季度港股总市值占全部持股的比例55.49%,与三季度的55.7%仅有微小差距。 布局互联绿电,减仓医疗保健:2021年四季度港股投资基金对港股的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的配置比重依然居前,但持续回调的医疗保健遭遇基金大举减持,而“高港股仓位”基金对信息技术有较明显增持,反映出对资产质量较高、具备优势竞争格局的优质股超跌后再度入手。 港股公用事业在三四季度持续受青睐,可见基金对布局低碳绿电形成共识;港股与A股的日常消费业也是比较集中的加仓方向。 从产品规模角度,大型基金多增仓消费与工业,中小规模多青睐公用事业。 持股集中度下降:161只港股投资基金在四季度涉足的全部重仓股共398只(剔除重复),比相同样本的三季度数目少1只。 其中港股215只占比54%,A股占41%,另5%为QDII投资的海外股票;有18只被四个类别的港股投资基金共同持有;四季度和三季度连续进入前十重仓股名单的股票共304只。 四季度港股投资基金的重仓个股集中度整体较三季度有小幅下降,显示在风险事件频发的环境下各家基金的调仓换股路线出现分歧,港股“抱团”程度在三四季度持续降低。 高港股仓位基金略向大市值风格集中:基于港股市场市值风格及流动性的特点,港股投资基金对大市值个股的侧重相对较为明显,市值>1000亿个股的配置比重始终居于绝对多数,四季度“高港股仓位”基金的这一比例略有上升,显示出向大型股再集中的倾向;“区域平衡类”基金的市值比重分布则较三季度更偏向均衡。 积极调仓但胜率不高:四季度港股投资基金普遍调仓换股较为积极,互联网龙头“腾讯”、“美团”、“快手”,光学龙头“舜宇光学”,绿电股“华润电力”、“中国电力”等获多只基金青睐进入前十重仓,“快手”更成为四季度最热门的新增重仓股。 而CXO龙头“药明康德”及“药明生物”成为减持之首,三季度曾炽手可热的国潮运动概念股“李宁”和“安踏”也遭到整体减仓。 在全部398只重仓个股中,当季上涨的213只,但其中港股仅有89只,反映出四季度港股的持续磨底令投资难度倍增。 港股当季涨幅超过50%的仅有新进重仓的“洛阳玻璃股份”(76%),但只被1只基金纳入重仓;当季涨幅超过30%的10只港股重仓股中,有7只各自仅被1只基金选中。 对于同时在A股与港股上市的AH股,无论持有的基金数量还是持股总市值均以港股为主流。 风险提示:疫情升级,经济增速下滑,中美关系紧张,政策监管趋严等。